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北港「德義堂」龍鳳獅吳炎林老師的絕技──兼論台灣獅陣的美感特徵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召集人兼編審:郭應哲(本文主要撰述者)

研究員:陳文雅、李邦豪、廖培成、羅永昇、黃秉藩、陳昱超、朱玠昱

影片編整:楊淇勝

  影像所現,乃北港德義堂龍鳳獅吳炎林老師傅的「獅嫺仔」絕技。時間為2002年冬至,地點在台中縣清水鎮港區藝術中心。吳師傅已魂歸道山多年,生前文武館雙方面均有極深之造詣,更難得的是熱心公益,對文武館事務參與奉獻不遺餘力。


  我們就影像上看,吳老師傅當年已經七十多歲了,可他的表演風格,不灑狗血,而神氣自現,這與他文武館兩門抱,以致可以技藝獨到,以簡拏繁,而在天真爛漫之外,尚蘊有優雅的品味。我在〈武館是人文身心群德的教育養成中心〉一篇短文中,曾經如此描述:「龍鳳獅陣的活潑熱鬧,亟具聲色的特殊風格,廣受各界喜愛。在北港當地「德義堂」的耆老中,吳炎林老師是相當值得敬佩的。吳炎林老師一生熱愛武術與舞獅等傳統民俗技藝,見識廣博,腹笥極富,對台灣武館文化及其他民俗技藝之瞭解,要找到如吳炎林老師傅的,可說鳳毛麟爪。特別獅藝之技,實已臻化境。我們曾在六、七年前,有機會親眼看到他親自扮演龍鳳獅陣的「獅嫺仔(一般或另有獅鬼仔、獅丑等),簡單幾個動作的揮灑,舉止簡潔,起落有緻,不惟神氣活現,妙趣橫生,符合龍鳳陣遊藝熱鬧之風格,甚且高雅優美極了,令人油然讚嘆:「真老師傅也。」七十老翁固然技藝醇美,而扮起「獅嫺」天真活潑勝過於幼童,而只不過是幾個動作的重複演練而已。吳老師技臻於此,恐怕與他常年淫浸「北管」密切相關。吳師父同時也是北港一百多年歷史文館「集雅軒」的主要成員之一。我們走訪吳老之際,他即帶我們前晚「集雅軒」會館參觀,觀其辭色,實有說不出的眷戀之意。吳炎林老師武館技藝能臻化境,實在一點不稀奇,因他老原本就是個文武館通透的老藝師呢!」


  此外,他的表演程序也很特別,請看,就在龍鳳獅陣熱鬧滾滾之際,他老先生不慌不忙,居然梭巡獅陣之間,左顧右盼,溜溜答答,突然在一旁就把大紅色透紗的「獅嫺仔」服裝給套上七十老翁身上了。而後就上了場,自自然然,半點不唐突的融入獅陣之中,並立刻再正經也不過的把一干技藝,依照程序都交待了。而後就退了場,卻又另在一旁翻了兩個跟頭,四腳朝天自得其樂的伸手踢腳了一會兒。
  如此表演程序,與西方主流的舞臺式表演大有不同,他在觀者演者,台上台下是泯無界限,而渾然一體。每個表演者或觀賞者,在台上台下都保有自我存在的演繹空間。我們想起劉北海描述京戲的表演之中,貴賓中的貴賓,卻可以坐在舞台上聽戲的,為的是要近觀那位名角,行腔吐韻的緊要關頭,動的是頭頸周遭的那一條筋肉,真是內行中的內行才有辦法在台上看戲。


  這是中國藝術自在無礙,渾然天成的表演程式,並且也是台灣社會獅陣的傳統,在吳炎林老師父身上顯露無遺,讓我們得到一個反省的機會:如何更有意識的去重新演繹剖析台灣傳統獅陣的美學。


  吳老師父的「獅嫺仔」之技藝是絕美的,如此老練高雅之技已成絕響了。我們除了欣賞這樣的美之外,尚且要想一想,台灣傳統獅陣之中,其實不只「武」,尚有「文」,必得有「文化藝術」的素養,技藝才精。一介武夫,甸胸突肚,下里巴人矣。而台灣的廟會表演,那種參與的以及共融的表演方式,與演者觀者判分二途之法,大有不同。


  有關文武館在台灣傳統文化中的角色地位,可參閱郭應哲前引文。有關台灣獅陣比較完整的民俗學研究,可參閱郭應哲等著〈台灣獅陣「踏七星、安八卦」調查研究─兼論台灣獅陣發展之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