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武術與養生─兼論劈掛掌之排打功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召集人兼編審:郭應哲

研究員:陳文雅、李邦豪(本文主要撰述者)、廖培成、羅永昇、黃秉藩、陳昱超、朱玠昱

影片編整:楊淇勝

現在市面坊間出現許多拍擊類的武術功法,其名曰養生功法。有依據中醫經絡理論的,有依據反射區的,雖名養生但仔細玩味總覺得有些缺憾,有點像是買櫝還珠。

所謂的養生功,乃是整體觀的表現。「一動無有不動」用這句話可以對養生做一廣義的概括,一言以蔽之,傳統的養生功是導引與觀想合而為一,重要的是意至氣至,完整一氣,其中也會對應經絡、疾病達到預防、治療的作用,並非只是敲敲打打什麼經絡,或是拍拍手就可以完事,這樣單一、局部的功夫是否真有其「神效」有待商榷。

現代社會進步快速,生活步調也快速,連學習也講求快速、速成,但萬丈高樓平地起,豆渣工程容易傾,在這樣要求快速的時代能不能簡單易學,還要有整體功效,那麼課程的安排就顯得非常重要。養生功法多如過江之鯽,那要如何為現代社會提供適合的長久功法?選擇條件很簡單:可使身、息、心,三者合一的功法就是好功法。這一點也可說是任何養生功與體育的根本差別。當養生功沒有達到這個條件,那它也就成為體育了。身息心合一,並非是熟能生巧般的同時運作。

中醫的經絡是在分肉之間,臟腑之內,運行皆有其關聯的部位及區域,李時珍說:然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聽來有些神妙,但是在數千年的應用上確有它的功效,無論養生理論或功法,李氏此說,都是不可或缺的理論基礎。這也是中醫和養生密不可分的原因之一,中醫講究的不外乎「天人合一,陰陽平衡,以致長生」這樣的整體觀,不也是養生導引之士所嚮往追求的目標嗎?

就拍擊類的導引養生功法,《易筋經》中頗有論述。《易筋經》,歷來爭議最多、流傳最多的功法,但約略言之,其理主要為骨轉筋擰、內壯外勇的極限運動,這其中包含了剛法和柔法,各有巧妙互助互補。根據蔣竹莊版所傳《易筋經》上的記載有易筋經的動作之外,還極度推崇揉法,並以器具為佐助,並有「膜論」、「揉法」專講揉法與人體的筋、膜之間的關係:「易筋必須練膜,練膜必須練氣」而練膜即是以揉法及拍打的方式來練。《易筋經》中的器具拍擊法,在馬王堆帛畫導引圖中已經有用袋狀物擊打的圖式,可見拍打的歷史源遠流長。到了《易筋經》時代結合了揉法並且有了較為系統的理論,通過拍打和揉法的鍛鍊使周身的氣機暢達,使「通身靈動,無處不利則膜與筋齊堅其固矣。」這也是首次將按摩(揉法)與拍打結合的系統論述。此外,《易筋經》更詳加說明器具的材料及制作方法,整個功法循序漸進而無躐等。《易筋經》把拍打與養生雖說做了較有系統的理論建樹,但是,其法較不易施行且有時需他人幫忙,不甚便利。

在《易筋經》之後有一本與武術關係也很緊密的著作,名為《調氣圭臬圖說》,作者是清代的李九華,其中更對武術中的排打功與引導養生結合而論。書中自述:「功本於拳經,去其擊法用其壯氣強筋之要訣,以為袪病延年之具。」之後並強調,練習時有一定次第:必先調氣吐納,再行拍打。此法與導引結合,使成為一種整體而非局部的系統養生健身法。

由以上所論可見,不僅在養生方法中有拍打,武術中亦有類似的拍打功。武術中的拍打,在少林多稱為硬氣功;然,若依台灣的劈掛宗師劉雲樵體系所傳,在劈掛門稱為排打。硬氣功俗稱鐵布衫、金鐘罩;劈掛所練的排打較為柔和,只要掌握它的原則,人人在家可練。當然,若根據劉氏所授,劈掛之排打功係循序漸進,最後仍須以噐械打擊某些部位,這就相當剛猛,必須要授藝之師仔細觀察,學子功力程度之階級為何,而有一定之擊打,其勢猛而其技極細膩,不能輕易而行。若置此不論,其初階的自拍自打功法,則既柔和又是自我拍打,於一般學者,頗稱便利。

吾人熟知,劈掛又為八極拳中重要的功底之一,就八極劈掛門之學子而言,此排打功也大有助益。八極拳短打剛猛,劈掛掌遙擊柔韌,兩者相合,互補短長。如果說「養氣還原」是八極拳的靜態內功心法,那麼劈掛掌,特別是其排打功,在八極拳裡就是行拳時的動態內功。

這裡我們提出一點己見,興許對練八極的同好能有點助益,也可以說明為何要練劈掛掌提供一個新的想法。小八極蹲呼吸,多半為八息,每次蹲完,全身必有脹感(如果蹲對的話)久而久之人變得壯了,但我們知道八極練得久了腳步像熊,所以輔以劈掛之靈動;八極專練短打,筋必不長,劈掛遙擊其筋軟彈,故兩者相合互補,這也是大家所熟悉的地方,但,為什麼?

「行呼吸功久而不行打功,筋絡多脹」行排打「導氣使行行氣強筋」這是《調氣圭臬圖說》之言。我們另舉一則關於劉雲樵宗師練排打的小故事,以為佐證;依馬明達之說:「劉氏練排打時,李書文拿著木棒在劉公全身上下打得砰砰作響。劉公家裏是數代單傳,所以特別寶貝這個獨子。做母親的在一旁直拜託老師別打傷了孩子。李書文根本不睬。看得作母親的只能暗自掉眼淚

其次,我們再以太極拳為佐;依太極拳理論:「氣宜鼓盪,神宜內斂」,劈掛的排打亦與此暗合,當拍擊到身上時產生的震盪,與八極、陳氏太極的震腳時產生的震盪,都可以起到按摩內臟,鼓動氣機的效果。但是,如我們前面一始所論述,這是一種整體的勁,是不會受傷的勁,《易筋經》、《調氣圭臬圖說》也都是如此。坊間一些拍打功,雖然名目繁多有的還加上發聲,但其法若無整體、整勁的觀念,那就都要小心練習。

武術、養生它們的道理都是大同小異的,都是要練功者最起碼要身體強健,若是越練越糟,那還練它幹嘛?從排打來看,它既是武術也是養生,要保持身體健康是沒有問題的,若是要求武術方面的純熟,那就得要靠學者琢磨體會了。當然,武術、養生在練習時除了要有老師教導外,所需要的強度也有些不同,這都不能妨礙追求健康的目標,要之又要著切記一個原則──整體性。不論是那一類的功法,若只講求單一、局部而沒有系統、整體的觀念,那麼學子在學習之前就需要審慎考慮,因為那只是練標不練本,而或著,竟一如金庸所述,金毛獅王的七傷拳了,學子豈能不慎乎?

延伸閱讀

清‧蔣竹莊藏書《真本易筋經秘本洗髓經》

「太極拳論」

「十三勢行功心解」

明‧李時珍《奇經八脈考》

馬明達‧八極拳名家劉雲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