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豪/靜宜大學八極拳社
郭應哲/台灣武藝文化研究協會秘書長
這是民國91年在台中縣屯區及海線社區公民大學所編教材的總論。
眾所周知,如何將中國武術重新帶回現代人的生活,乃百多年來中國武術愛好者,所面臨極為嚴峻的課題。史來英雄豪傑,先聖先賢們做的努力已經很多。就拳術本身的演變,如楊家太極之蛻化;就科學專業的榫接,若唐豪徐震姜容樵等等之研究;就組織結構之轉化,如精武體育會、中央國術館等之建立,最稱規模。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五百年,這是中華文化強韌生命力的再一次體現。
小子如我輩,處於世紀交替之際,距西方文化之首度衝擊已逾百五十年,而空間之變異尤鉅,吾輩所處,乃太平洋濱之一隅,中原萬里黃沙,那是河山相阻的。小子如我輩,又有何可施手著力處?
換言之,針對這一百多年來並無根本、甚至太大轉變的中國武術的語言形貌,我們能做些什麼?
這是在2002年,我與一名大學生所做的一些嚐試。我們扣緊台灣當時的兩個風潮:第一、社區整體重建、本土化脈落。於是我們在1999(民88年)始,即開始在台中縣兩所社區大學開設「武術與現代生活」課程。(課程宗旨及大綱如附)在台灣,這應屬首創,爾後,全台社區大學此起彼落也開了許多太極拳的班。可惜的是,好像除了太極拳還是太極拳,有些缺少想像力。第二、都會人健康養生,身心平衡的需求。
針對上述二個風潮,我們編了這麼一本教科書,《九陽導引功》。這套功法,實驗性質濃厚,乃是一、以中國傳統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等為語彙,而以中國武術中的八卦掌為主軸,編出來肢體的動作(其中某一式如附)。二、以中醫及宗教修練的理論為理論。
時隔十年了,今天我們把玩這本小書,覺得還是蠻可喜的,故而把它最主要的理論論述部份再印出來。這麼做之前,曾徵詢過主筆者邦豪,他表示很不成熟,很不好意思,我不客氣的還是把它拿出來了,因為,當年大夥那個心意,依然感動了我。邦豪之後果然走向學醫之途,己具專業文憑。
本文請下載附件一 | |
九陽導引術.pdf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