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玉麟-永春白鶴系統

 

台灣武藝網軍  編審.郭應哲 撰

彌來台灣本土文化多被重視,駸駸然竟成顯學,台灣在地武藝系統漸有人加以探索。其中「玉麟」一系,可能蘊含古樸優秀之永春白鶴拳等拳技,即是一例。
據中部武藝田調工作者羅永昇先生之調查,再經相關研究人員之共同研究,發現「玉麟」乙系,實為相當重要的台灣武藝文化資產,然過去卻鮮為人知,令人訝異。據目前羅永昇先生等之研究,「玉麟」乙系在台灣大概是由新竹發源,拳技主要以永春鶴為主體;中部地區武林名宿昔日或習稱此系乃「新竹種仔」、「鶴仔」,可為佐証。
在中部地區,此系蔚為大宗,主要有豐原東山堂系、台中集賢堂系、台中市十甲集和堂系、大甲益師所傳乙系等。其中豐原東山堂乃謝家所傳,謝氏家族甚眾,多有習藝,不乏高手,其拳 玉麟老照片
藝震身勁相當明顯,脆而不失渾厚,又有相當獨到之內功(如吐納、排打等),謝氏一族宗誼情深,互相交流不輟,又深富研究精神,如其輔助器材「木人樁」已研究至第五代,精益求精,講究實戰實用,不只用勁,手法之貼粘鑽搖,身法腿法之擊倒等,更稱細緻,充分顯示了台灣人的智慧,令人嘆為觀止。
其族外高手亦不乏人,如許樹成氏,更兼習福州白鶴拳,且系出台中二高嫡系張伊蝶所傳。大甲益師所傳與豐原類,而保留之拳套似乎更多,特別大甲傅傳宗(能德師)傅家,也是宗族甚眾,兼容並蓄,使大甲玉麟之拳套相當的多,可能是台灣武藝的一個大寶庫,可惜目前亦少研究。台中市集賢堂、集和堂系統,出自「吼師」,用勁相當冷脆,也是具濃厚震身特徵。尤其是集賢堂八十多歲師父「阿波師」(曾火生,乃集賢堂名師曾萬頂,「阿頂師」長子。)走起拳來,穩健大方而生動,間以喊生,真是閩拳正宗,觀之令人神往。
目前以豐原東山堂謝祖錫老師為理事長,成立了「台中縣玉麟金獅陣協會」,以為發揮舞台,二、三年來於「大甲媽祖國際文化節」表現搶眼,也曾在陳水扁總統前表演獻藝。
台灣在地武館系統也有相當多的兵器技藝,簡潔實用而具有古風,例如:玉麟的丈二就有「吞吐」,即便在北派大槍術也是稱秘技,其他有待台灣武藝學子挖掘學習之處實在不少。

太極拳陰陽對應關係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召集人兼編審:郭應哲
研究員:陳文雅、李邦豪、廖培成、羅永昇、黃秉藩、陳昱超、朱玠昱
特約研究員:黃順益撰
影片編整:楊淇勝

(一)以陰陽為主旨的傳統拳術
  太極拳是以陰陽為其學說理論主旨的傳統拳術,也是中國內家拳術的總代表。「太極」此一名稱最早出現在《易經、繫辭》。因為太極拳應用「太極」的原理,其「拳性」應用中國古老的陰陽理論,因此稱之「太極拳」。太極拳非常重視「相對」和「矛盾」的關係。所謂「陰陽」可以用現代化術語解釋,但是在這之前,要先知道太極拳為什麼重視陰陽?講到內家拳就脫不開中國的陰陽學說理論,例如太極拳講陰陽、形意拳講五形生剋、八卦拳講八卦易理。通說認為這三派為內家拳,但除了這三大門派還有別的門派。近代有人把意拳也加進來,不過意拳的基礎是形意拳,後來再加上太極拳的推手理論及鶴拳等等組合而成,它也講究陰陽的變化,只是它在王薌齋先生那時候就用很多現代力學的理論來解釋拳,他算是滿早的一位現代化先進。另外,有人把從華山陳夷希(即陳搏老祖)傳下來的「六合八法」稱為內家拳,甚至嵋峨派的嵋峨拳也被稱為內家拳,這是一般廣義的講法。在此還是用通說,把形意、八卦、太極稱為內家拳。其中,筆者認為太極拳可以說是最嚴謹、最完善且最具有內家拳的代表性。因為五行、八卦的理論太極拳都有,而且更系統化,且有簡略分成陰陽相對的學說。

(二)能量變化古太極圖
  太極圖概括說明「太極生兩儀」,圖中有兩隻陰陽魚,一黑、一白,且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兩儀之中陰陽開合、循環不息,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有著包羅萬象的哲學道理。中國人不採完全的二分法,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不是絕對而是相對性的。太極一動,一定會生「兩儀」(即陰陽)。陰陽會有「開合」(轉動、變化),用現代物理學的術語來講就是能量變化。將古太極圖取一橫切面,面積應該上下對稱相等。一邊陽多、陰少,反之另一邊陰比較多、陽比較少,此即一個開合。就動作上而言,筆者個人體驗到在格鬥中沒有完全站著不動的,雖眼看兩個人不動,但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拿一根針對準一個點,要它完全不動,那是不可能的。有打靶經驗的人就知道,瞄準靶心,就算停止呼吸它還是會晃,只是高手晃的幅度愈小,晃到中間的時候剛好打到靶心。因為人是生物,心臟跳動會產生血液循環,血液循環就是流動,手就不可能定著不動。太極拳走圓形的曲線即顯示循環不息、沒有停止的道理。太極拳要求的是靜中之動、微微之動。更高明者,打套拳或在快速度格鬥時,還要包含靜,即太極拳十三勢裡面的「中定」,在任何一點時間點都可以暫停。

(三)太極拳是一門多邊科學的學問
  所以太極拳要那麼緩慢的訓練,其實是有道理的。太極拳包含很多哲理,可以用各種學說來解釋。譬如楊澄甫早期的學生陳微明先生,因為他《老子》唸得特別好,所以他大都是用老子的《道德經》來解釋太極拳。現代人要走向那種方式會有點困難,所以我們主張現代化的科學解釋。但是科學解釋有時候會失之偏頗,因為太極拳沒有辦法只用一個學說或理論來解釋清楚,它可能要力學、心理學、醫學、哲學、兵學…,混合許多學說才能解釋。王培生先生,這位吳式太極拳現在還存活的一個名家,講過一句話:「太極拳是一個多邊科學的學問,它可以吸收各種學問、同時也包含很多學問。」所以練習太極拳可以從中知道相關的學問,然而也不需要把每一種學問都搞清楚。例如:太極拳跟道家有關係,但是就算把道家經典看完,對功夫的幫助還是不大!它們只是某一部分有關連,只要知道哪些有關就可以了。

(四)太極拳是高深的氣功
  太極拳基本上也是氣功學(以前沒有「氣功」這個字眼,一直到了大陸錢學森主張人體科學的研究出來以後才產生「氣功」這名稱。中國古來稱之為「內功」、「導引」、「調息」、「吐納」…等,這些跟現代所說的氣功滿類似的,只是定義有所差異),在太極拳與氣功的修煉中,要求做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即柔中寓剛,剛中有柔,剛柔相濟,陰陽平衡,不能偏倚一方。練太極拳就是在練很高深的氣功,外面的氣功可能就是類似把太極拳中的一、兩個功操或調息、吐息拿來特別練而形成一個門派,如此而已,而不像太極拳有多邊功能。所以我們用一套方法,可以達到很多目的,這是太極拳訓練的一個精神和原則。

(五)運用陰陽對應關係來指導攻守
  太極拳運用陰陽對應的辯證關係來指導攻和守,任何一個動作都要做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或者用「剛柔」來講,即柔裡帶剛,剛裡要帶有柔的一種變化。太極拳絕非完全虛空、一點力量都沒有。只是它的剛,不是一般所謂的用力,是極柔而後致極剛,是用柔練練出來的剛勁,這種剛勁才是純剛。實際上,這是一種很渾厚、質量很密的掤勁或質量很密的八門勁,要用很柔、很慢的方式去錘練。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心法:練剛有一定的原則、方法,不可能每天強調放鬆、放鬆,有一天自然就很有剛勁,這是很多修煉太極拳之人的誤解、幻想。由極柔至極剛中間有很多層次和方法,一定要循著系統來練。剛開始練的騎馬蹲襠跟一兩年後練的絕對不一樣,是一套、一套往上套上去的。在這當中,要做到剛柔相濟,即能夠非常快、隨心所欲的變化,且講究對稱平衡,不能純剛也不能純柔的偏於一方。太極拳在做搏擊的時候,應用陰陽對應的關係最多。它是一種辨證關係:陰陽是相對的,可是又有統一性,因為它還是一個系統,是由太極所演譯出來的,有矛盾性也有統一性。應用在攻守上,如果粗糙的來分,陽屬於攻擊的話,是一種積極、一種動;防守是屬於陰、消極的。而攻中要有防、防中要有攻,其中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太極拳的「中定」觀念。中定是可以轉成剛、轉成柔的過渡時刻,可以產生變化:可進可退、可剛可柔、可快可慢。在任何動作、任何始點(強調「任何」),都能中定。而後才能陰陽相濟,即太極圖裡的陰抱陽、陽抱陰。攻防非單一性(攻就是攻、防就是防),而是兩面性的,跟其它拳術不一樣,不強調絕對的二分法,是講究中庸的中國哲理。以拳架來看:發勁到前七就停,留有部分力量做防禦用。發勁雖用全身的力量但它有保留。全部用盡也可以,但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才能這樣用。如並步、跟步雙按是兩隻腳著地,力量可以全部用盡,可以發出去腳跟再離地,位移更大,可是一不小心,自己也會跌出。太極拳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就是要留有部分來防禦,它的進攻不是瘋狂、不顧後果的,而要保持冷靜。透過推手訓練,要敏銳的察覺微小的變化,所以太極拳修煉者一定是一個觀察家。不只推手的時候能感覺手上微微的感覺,在平時的修煉、為人處事、老師、同學之間的相處,都要有很大的觀察力。尤其練得愈好的人,愈內斂、深沉,這是太極拳陰柔之美。相對的,要觀察這類人,你就要培養很高的觀察力。

(六)內外相合
  為了重心穩定,太極拳的身法時時刻刻要保持在前三或前七,必要的時候可以用四、六來分。如回身錘的變換也是一種虛實變換。從動作來講,按照你重心位垂跟地盤之間的比例來分虛實,在做弓步或丁八步或往後坐腿時,要求做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而且要內在的意、氣、形合一,即「內外相合」。在練習、放鬆的狀態下,要練到能感覺氣在身體裡面走,覺得很通順而不會彆扭。且懂得做攻擊之前的蓄勁,使身步法動作變換靈活,隨心所欲。此外,要求身體上下完整,至少要練到身上有「一身備五弓」(四肢、背,即五個彎曲的地方)的攻防力量。所以太極拳的丁八步(弓箭步)後腿不打直(跟跆拳、空手道的差異在此),留有餘力,在任何一個點,要求要蓄勁,發勁時才會有很渾厚的力量,因為五個弓勁可以完全合一地發出來。練太極拳是修練一種彈性而具有韌性的力量,配合剛中有柔、柔中有剛的變化,做攻防時就不容易讓對手有機可乘。這就是太極拳最基礎的陰陽理論。

南派劍術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召集人兼編審:郭應哲(本文主要撰述者)

研究員:陳文雅、李邦豪、廖培成、羅永昇、黃秉藩、陳昱超、朱玠昱

影片編整:楊淇勝

吳殳手臂錄說「劍法由來不易傳」,而武林中傳言,中國的劍法早已失傳。名國初年大武術家 李景林,字芳宸,之所以聞名,除了他曾是東北軍名將,曾任河北督軍,參加過幾場關鍵民初軍閥消長的大戰外,據說他得到諸多劍法的真傳。當年許多大武術家,特別獨具身份地位的大軍閥,大官僚,才可能跟他學劍。比如說張驤伍,甚至山東督軍韓復榘。李景林與張驤伍,均曾擔任南京「中央國術館」的副館長。在韓復榘府邸,更是韓督軍兒女姨太群共習技,李景林穿著大掛,教導一幫少爺少奶奶「打散劍」(對擊)

  但是,即便今日,許多名宿練家子,依然不那麼認同中國劍術。或者直斥「無用」,或者大懷疑其單手是否抵過雙手如武士刀。我們曾聽到某名家繞者彎說:「一堆兵器刀劍雜陳在那,緊要應敵了,我抽刀不拿劍」更是鮮活說出習武者對劍術的真心看法了

  但是何以吳殳曾經那麼崇拜漁洋老人的三尺青鋒?這真是令人費解。我們認為劍術究竟能不能用,高不高明,或者今天並無法真切的瞭解,原因無他,劍走陰奇,險中得手,在今日無法真正完全的開放對擊,性命決勝之下,我們難以掌握劍的奇險陰毒

  我們曾在西洋電影「亂世兒女 (Berry Linton) 」中見到似與中國劍術乎完全一樣的西洋劍術。「亂世兒女」描述二十時世紀初愛爾蘭鄉間的決鬥,片中主角在決鬥中突然反手而進步,看來似乎以身餵對方之劍,不料「見肉分槍」的,任由對方的劍畫過我之身前,恰恰如木蘭劍的那一招,我之劍已透過對手的胸膛。這可能嗎?中國劍是個謎直到今天

(時間:2002年12月30日  地點:西螺埔心二媽廟前  廖君達提供 涂氏錄影 拍攝 ) 

台灣南派更似乎難得見到劍術。不過,我們碩果僅存的看到西螺街「勤習堂」的廖大猛師傅,曾經示範了劍術。

  廖大猛師傅的劍術,一如所有南派武術的共同風格,簡潔樸素,但詳而觀之,以北派劍法之要訣引以了解,可以發現,其法度嚴謹,技術正宗,確是劍術。

  比如起手式繞頭揮劍兩大圈,先橫揮,一個陽手劍,又橫揮一個陰手劍,類劍術中的「抹」,而後即進步,以起手式兩個基本動作,挽成一朵劍花─而不折不扣,正是正手撩反手撩的應用與施展。之後,又快趕進步,再挽一個不一樣的劍花,先下削再反拍,拍完隨連一個平刺。至此一個套路完成,然後退步再演一次。

  綜而觀之,雲、抹、正反撩、削、拍、刺等,均是帶之以腕;而進退以步,步法靈活,進退自如。諸如此類要訣,與劍法一般要求殊無二致。特別那進步挽花一刺,真應了「古刀劍譜」所謂劍者直兵,劍者檢也的古理要義了。

  大猛師曾云,昔日勤習堂子弟出外開館,師父方才授以劍術,以為最後的傳藝,劍在他們一系,是尊貴、是技藝最高的認定。或者如此,南派之劍法,殊為罕見。

大猛師不幸於 民國九十四年逝世,所幸留下了此一劍影,彌足珍貴,意義重大。

 

附帶一提的是:大猛師最後收勤習堂四代嫡傳之廖君達先生為關門弟子,青氈復歸原主,托天之幸,藝不失傳。



養氣、長生、與技擊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召集人兼編審:郭應哲

研究員:陳文雅、李邦豪(本文主要撰述者)、廖培成、羅永昇、黃秉藩、陳昱超、朱玠昱

影片編整:楊淇勝

摘要:導引吐納是養生的最終核心,無論是氣功或是武術它都占有其中一席之地,本文從武術內功的角度來看待養生,希望以此說明練武為何可以強身健體。導引,是一門古老的養生技藝,也是功夫的核心內涵之一。

從《漢書‧藝文志》所記載的方技類等書、《黃帝內經》、馬王堆出土的導引圖又或是行氣玉佩銘都是有系統的方法,例如行氣玉佩銘中所記錄的是相當有序的一套呼吸法,而且根據後人研究玉銘是鳩杖上的吊飾如同現在的老人手機吊飾,可見至少在漢代養生知識和功法的流行以及普遍性。

目前可考最古老的武術是形意拳,時間約莫是在明代。其導引行功之法合稱為《內功四經》。其中內功經裡面就有教習藝者如何吐納呼吸、如何搬運之法,其文言簡意賅,如內功經云:「先吸後呼,一出一入,先提後下,一升一伏,內有丹田,氣之歸宿」它將呼吸的一些要領作了簡潔的說明。在明之後的流傳至今的武術,大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套內功心法。除了太極、八卦等內家所屬之外,其他的拳種例如白鶴拳、迷蹤拳、八極拳等也都有配套的內功心法。

李氏八極拳,因由民初神槍李書文功夫驚人而發揚光大,所以稱為李氏八極拳。在台灣由李氏關門弟子劉雲樵所傳,原本八極拳套路繁多,到了李書文晚年化繁為簡,並加入劈掛掌遠擊,與八極拳短打相互配合,故與其他的八極拳風格迥異。李氏傳劉雲樵的八極有小八極、大八極、六大開,在劉氏晚年根據多年經驗又創八極連環。根據我們研究,小八極的練法之一與羅漢功、易筋經大致相同,其文將在日後發表。劉氏鑒於八極拳練習辛苦勞累,對精氣神的消耗頗大,而且深知「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所以綜合各家之長,配合八極門的特色編纂幾套八極拳的內功如氣血滾滾和養氣還原,以供門內弟子養生健體之用外,還能增長八極功夫。

「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八極拳初練之時既苦又累,為了增加筋骨皮的強韌性,瘀傷岔氣總是難以避免,若不注意這些小問題將來變成暗傷,所以內練功夫就顯得非常重要。「氣行則血行」在練拳之前先練習養氣還原,練拳結束後也練養氣還原來幫助身體聚氣、行氣,藉由養氣還原,來調整自身的氣機,並達到內壯的功效。而且這是搭配八極拳的功法,兩者相輔相成之下,更顯功效。

養氣還原簡單易學,起式混元樁就很重要;劉氏認為:「混元樁抱元守一最值得練且助益最大。」因此起式就是混元樁,不拘時候隨時可練。劉氏又云:「混元樁旨在吐故納新,呼清倒濁練之可使氣血融合,周身混元一氣。」《靈劍子導引勢》也說:「凡欲胎息,服氣導引為先,開舒筋骨,調理血脈,引氣臻圓摩試手腳伸展努力,任氣出旋,諸疾退散,是病能痊,五藏六府,神氣通玄」,職是,混元樁不只是站在那邊不動而已,它的內在包羅著許多養生思想,值得細細玩味,可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吐納和導引是分不開的,宋代‧曾慥在《道藏‧陰符篇》說「吐納練五藏,導引開百關」,這一點在養氣還原之中,處處可見,例如第一意守中宮;「守」是溫養之意,是將納入的清氣導引黃庭之中細細溫養而不失;這在《黃庭經》裡是基本的法門之一。第二又如閉氣()法,這個淵源可以追溯到馬王堆導引圖,甚至更早,較有系統的是葛洪的《抱朴子》,其文曰:「先鼻緩緩吸氣,吸氣極滿後閉目不息,隨即默數數字,自一至百以上。當閉氣至極,則以口緩緩吐氣,吸氣或吐氣皆須極細極微,毫無氣息出入之聲,以鴻毛置鼻孔處命紋絲不動為標準」在道家修煉裡,這樣的閉氣()法稱為胎息法,目的是由後天口鼻呼吸,轉變為先天呼吸,猶如胎兒在母體之中。並進一步的解釋說:「得胎息者不以口鼻噓吸, 如在胞胎之中, 則道成矣。」再者,馬王堆的導引圖中,亦有用閉息法療病之術且為數不少如引膝痛圖、引濕病圖等。無論在醫家或是道教中導引吐納都是常見的健身袪病方法。第三再如嚥()氣法,在古代多稱為服氣法《靈劍子導引子午記》引《素問》云「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天氣者,內氣也」;最後如撮口吹氣,也是排濁的方法。這些小地方蘊含了許多古代的養生修煉之術,肢體的伸展導引固然重要,但是吾人認為它的核心技術卻是在於呼吸。

雖然武術是以技擊為主但是它並沒有忽略養生、長生,各門各派甚至於有許多專門的著作、口訣,來告誡門人不可輕忽。除了身體的鍛鍊外,對於氣血的鍛鍊,也是徑中之徑,劉氏針對養氣還原之中認為:「氣血運動變化均不離此,為陰陽剛柔之合一。」他還認為氣血須鼓盪,鼓盪才能氣通百脈;鼓盪之後復要存養,順此而下練到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意是真意,臻此方為階級神明,因此在練習養氣還原時,不僅僅是按照動作說明,必須要注意的是我們身體內在的運作情況,再配合一些日常生活可作的小功法,並持之以恆的練習,這樣累積而成的功夫,方能算是內外兼修的高手。

引申閱讀:

黃帝內經

馬王堆導引圖

抱朴子

黃庭經

形意內功四經

靈劍子

劉雲樵武學心悟(徐德順)

一.勤習堂與振興社系出同源嗎?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編審;郭應哲 撰

影片編整:楊淇勝

       西螺勤習堂黃應華老師示範太祖拳基本樁步並見勤習振興二館同源黃應華老師曾拜西螺街勤習堂廖大猛,大猛(音妹)師為師,並轉益多師,在勤習堂一脈中,腹笥極富,能藝甚多,而拳肢分明,拳理通透一招一式,能拆能對,整盤拳頭家俬,能一予貫之,允稱西螺七欠名師

此為其示範,勤習堂之基本樁步-勤習堂拳本門最根本之拳術內容為所謂之六路內」,其基本樁步為所謂三角馬,而黃師傅此處又分之為大三角,小三角及正面馬(正面三角)

其中小三角雖為椅撩馬(即雙腳基本在一條線上,宛如台灣昔日民間之長板凳椅撩),但講究雙腳掌內扣,雙膝內含而跨檔是縮裹的-此站法與東石一脈之蔡秋風(振興社)武德館之站法極為類似,吾等曾見諸蔡崇源氏

 此外,若其站小三角,往往出拳要輕肩轉盤(腰盤),則亦與振興社彰化團陳炎順老師傅之技法相同總之,由此影像資料吾人似可以推測,振興社與勤習堂可能系出同源而別有發展其他佐證尚多有,如振興社之揉手與勤習之擒手基本相同,等等,容後發表

四、義虎團吳藤老師父的獨特拳術─江西拳之謎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編審;郭應哲 撰
影片編整:楊淇勝

台灣武藝文化研究協會,從2001年起,偕同台中縣文化局合辦「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直到2005年, 共達五年。奠定了武館文化在台灣廟會文化中斬新的角色與地位。並反過來,以武術武陣之精采熱鬧,大大豐富了一個以廟會為基調的國際觀光文化節。在文化創意 產業別樹一幟,在台灣武術文化上打了頭陣。這個武術的舞台,迄今仍為多個武術團體所分享,其中包括初始無寸土之功,坐享其成的,所謂「中華民國國()術總會」。可見此依舞台之可大可久也。

  2001年開創維艱之際,我們抓了些時間從田調開始,大抵整理出當地有八個在地武館系統,並得知居然有「弄()虎不弄()師」的義虎團,並且,其武術內容亦大不同於其他。

       其中一個代表性人物是吳藤老師父。影像中的他已經八十一歲了。吳老師父出身富有的地主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為人處事很正派,望重鄉里,當然,拳技跟他的人格脾氣一樣,剛硬正直,是「在腹的」。

 

三、武陣不只「宋江陣」;欽習堂「牽罟」,連環八卦陣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編審;郭應哲 撰

影片編整:楊淇勝

我們今天如果說到武陣,好像就只有「宋江陣」了,宋江陣名聲太響,獨受台灣政府之青睞太久,故不惟同樣盛行於南部地區之「金獅陣」,名稱隱沒,竟爾被宋江 陣 含蓋不說,在台灣中部,如台中、彰化、雲林等地之武陣,因為不叫宋江陣,更是幾乎消失在臺灣人記憶之中了,嗟予!何宋江陣之ㄧ技獨秀邪?此學者之失邪?

    其實武陣原本就多附於武館而存在,中部地區的武陣,就叫「牽罟」,也有各種陣式之名稱,依吾輩所見不下十餘種之多。其中四湖鄉順武堂的武陣,十分精采獨到,姑且不論,西螺七崁的武館系統,如振興社、勤習堂也都有「牽罟」。

    台中縣大安鄉,地處海濱一隅,卻同時有振興社及勤習堂的傳承,大安海墘振興社有「牽罟」,另外,出於勤習堂,卻別宗易名的「欽習堂」,也有,特別留下來一陣「連環八卦陣」。

    此一影像是大安鄉埔頭欽習堂傳承之「連環八卦陣」。由極為熱心,人格高尚,而為台灣武術陣頭奉獻一生的陳安腦老先生(人稱「翹鶴仔師」,又稱安老仔)所傳。當時陳老師已老,由其孫陳倍貫,徒李平炎所教。

    所謂「連環」,乃指「打連環」,也就是陣式一趨動,對了一個,返身再對,連綿無有止息,直到「帶隊的」改變陣式為止,故此陣極為火熾,並且耗費體力極鉅。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此陣乃由兩根「九尺仔」(九尺之長棍,但不是丈二棰)帶隊。武陣如宋江陣,固以旗,或雙斧帶隊為多,其次,金獅陣乃以獅帶隊,或以單梗(大哨子棍)帶隊,如柳營鄉小腳肚;或以鹿偶帶隊,如六甲鄉二甲村等;不一而足,然係出勤習堂之「欽習堂」,乃以「九尺仔」帶隊。其獅陣亦是「九尺仔」開路,迥異於一般以館旗繫於丈二之上開路之常見獅陣,故欽習堂之「九尺仔」值得注意。

    這可見台灣武藝之多元複雜。而流派眾多,不就是文化豐富的象徵嗎?京戲梅尚程荀,咱們有九尺丈二,雙斧鹿形等等,真是不一而足了。

 

武術與養生─兼論劈掛掌之排打功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召集人兼編審:郭應哲

研究員:陳文雅、李邦豪(本文主要撰述者)、廖培成、羅永昇、黃秉藩、陳昱超、朱玠昱

影片編整:楊淇勝

現在市面坊間出現許多拍擊類的武術功法,其名曰養生功法。有依據中醫經絡理論的,有依據反射區的,雖名養生但仔細玩味總覺得有些缺憾,有點像是買櫝還珠。

所謂的養生功,乃是整體觀的表現。「一動無有不動」用這句話可以對養生做一廣義的概括,一言以蔽之,傳統的養生功是導引與觀想合而為一,重要的是意至氣至,完整一氣,其中也會對應經絡、疾病達到預防、治療的作用,並非只是敲敲打打什麼經絡,或是拍拍手就可以完事,這樣單一、局部的功夫是否真有其「神效」有待商榷。

現代社會進步快速,生活步調也快速,連學習也講求快速、速成,但萬丈高樓平地起,豆渣工程容易傾,在這樣要求快速的時代能不能簡單易學,還要有整體功效,那麼課程的安排就顯得非常重要。養生功法多如過江之鯽,那要如何為現代社會提供適合的長久功法?選擇條件很簡單:可使身、息、心,三者合一的功法就是好功法。這一點也可說是任何養生功與體育的根本差別。當養生功沒有達到這個條件,那它也就成為體育了。身息心合一,並非是熟能生巧般的同時運作。

中醫的經絡是在分肉之間,臟腑之內,運行皆有其關聯的部位及區域,李時珍說:然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聽來有些神妙,但是在數千年的應用上確有它的功效,無論養生理論或功法,李氏此說,都是不可或缺的理論基礎。這也是中醫和養生密不可分的原因之一,中醫講究的不外乎「天人合一,陰陽平衡,以致長生」這樣的整體觀,不也是養生導引之士所嚮往追求的目標嗎?

就拍擊類的導引養生功法,《易筋經》中頗有論述。《易筋經》,歷來爭議最多、流傳最多的功法,但約略言之,其理主要為骨轉筋擰、內壯外勇的極限運動,這其中包含了剛法和柔法,各有巧妙互助互補。根據蔣竹莊版所傳《易筋經》上的記載有易筋經的動作之外,還極度推崇揉法,並以器具為佐助,並有「膜論」、「揉法」專講揉法與人體的筋、膜之間的關係:「易筋必須練膜,練膜必須練氣」而練膜即是以揉法及拍打的方式來練。《易筋經》中的器具拍擊法,在馬王堆帛畫導引圖中已經有用袋狀物擊打的圖式,可見拍打的歷史源遠流長。到了《易筋經》時代結合了揉法並且有了較為系統的理論,通過拍打和揉法的鍛鍊使周身的氣機暢達,使「通身靈動,無處不利則膜與筋齊堅其固矣。」這也是首次將按摩(揉法)與拍打結合的系統論述。此外,《易筋經》更詳加說明器具的材料及制作方法,整個功法循序漸進而無躐等。《易筋經》把拍打與養生雖說做了較有系統的理論建樹,但是,其法較不易施行且有時需他人幫忙,不甚便利。

在《易筋經》之後有一本與武術關係也很緊密的著作,名為《調氣圭臬圖說》,作者是清代的李九華,其中更對武術中的排打功與引導養生結合而論。書中自述:「功本於拳經,去其擊法用其壯氣強筋之要訣,以為袪病延年之具。」之後並強調,練習時有一定次第:必先調氣吐納,再行拍打。此法與導引結合,使成為一種整體而非局部的系統養生健身法。

由以上所論可見,不僅在養生方法中有拍打,武術中亦有類似的拍打功。武術中的拍打,在少林多稱為硬氣功;然,若依台灣的劈掛宗師劉雲樵體系所傳,在劈掛門稱為排打。硬氣功俗稱鐵布衫、金鐘罩;劈掛所練的排打較為柔和,只要掌握它的原則,人人在家可練。當然,若根據劉氏所授,劈掛之排打功係循序漸進,最後仍須以噐械打擊某些部位,這就相當剛猛,必須要授藝之師仔細觀察,學子功力程度之階級為何,而有一定之擊打,其勢猛而其技極細膩,不能輕易而行。若置此不論,其初階的自拍自打功法,則既柔和又是自我拍打,於一般學者,頗稱便利。

吾人熟知,劈掛又為八極拳中重要的功底之一,就八極劈掛門之學子而言,此排打功也大有助益。八極拳短打剛猛,劈掛掌遙擊柔韌,兩者相合,互補短長。如果說「養氣還原」是八極拳的靜態內功心法,那麼劈掛掌,特別是其排打功,在八極拳裡就是行拳時的動態內功。

這裡我們提出一點己見,興許對練八極的同好能有點助益,也可以說明為何要練劈掛掌提供一個新的想法。小八極蹲呼吸,多半為八息,每次蹲完,全身必有脹感(如果蹲對的話)久而久之人變得壯了,但我們知道八極練得久了腳步像熊,所以輔以劈掛之靈動;八極專練短打,筋必不長,劈掛遙擊其筋軟彈,故兩者相合互補,這也是大家所熟悉的地方,但,為什麼?

「行呼吸功久而不行打功,筋絡多脹」行排打「導氣使行行氣強筋」這是《調氣圭臬圖說》之言。我們另舉一則關於劉雲樵宗師練排打的小故事,以為佐證;依馬明達之說:「劉氏練排打時,李書文拿著木棒在劉公全身上下打得砰砰作響。劉公家裏是數代單傳,所以特別寶貝這個獨子。做母親的在一旁直拜託老師別打傷了孩子。李書文根本不睬。看得作母親的只能暗自掉眼淚

其次,我們再以太極拳為佐;依太極拳理論:「氣宜鼓盪,神宜內斂」,劈掛的排打亦與此暗合,當拍擊到身上時產生的震盪,與八極、陳氏太極的震腳時產生的震盪,都可以起到按摩內臟,鼓動氣機的效果。但是,如我們前面一始所論述,這是一種整體的勁,是不會受傷的勁,《易筋經》、《調氣圭臬圖說》也都是如此。坊間一些拍打功,雖然名目繁多有的還加上發聲,但其法若無整體、整勁的觀念,那就都要小心練習。

武術、養生它們的道理都是大同小異的,都是要練功者最起碼要身體強健,若是越練越糟,那還練它幹嘛?從排打來看,它既是武術也是養生,要保持身體健康是沒有問題的,若是要求武術方面的純熟,那就得要靠學者琢磨體會了。當然,武術、養生在練習時除了要有老師教導外,所需要的強度也有些不同,這都不能妨礙追求健康的目標,要之又要著切記一個原則──整體性。不論是那一類的功法,若只講求單一、局部而沒有系統、整體的觀念,那麼學子在學習之前就需要審慎考慮,因為那只是練標不練本,而或著,竟一如金庸所述,金毛獅王的七傷拳了,學子豈能不慎乎?

延伸閱讀

清‧蔣竹莊藏書《真本易筋經秘本洗髓經》

「太極拳論」

「十三勢行功心解」

明‧李時珍《奇經八脈考》

馬明達‧八極拳名家劉雲樵


五、豐原東山堂玉麟金獅陣之大傢俬「义虎」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編審;郭應哲 撰 影片

編整:楊淇勝

       「义」是台灣武術常見並且是主要的兵器之ㄧ。而本地的义之用法,主要以棍法為母體,而後有搧打(多由上而下,或者左右橫搧),掀撩(多由下而上),架檔,直刺等。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义」之技法,與明末戚繼光所論極為吻合。比如以棍法為母,戚氏曾言:「用棍如讀四書,鉤、刀、槍、耙如各寫一經」;而棍法若依戚氏之見,主要就是「一打一揭」,本地「义」之搧打掀撩之技法,實即戚氏所說之「打」「揭」,即棍法為母體爾。戚氏另外分析,在當時义之技法有「壓」,本地义法之搧打每每最多由上往下之拍打,正是壓法。此外戚氏更明言义之特殊用法是「架隔」,戚氏又特別名之曰「擋」,在本地义法中亦多見也。 影像中的义,是特別大型的义,特別名之為「义虎」。出於豐原東山堂玉麟金獅陣之老師父許樹成所傳。許老師認為,這是台灣武陣最大項的傢俬了,輕易不露面。它之技法,一如一般之义。但特別有以柄頭抵地,鋒刃朝斜上方之架擋之法,相當特別。或者用於守城護濠,待敵來而擋刺之,或者用於對付馬隊騎兵等,也都甚是合理。 總之,台灣之义法,若採諸田野,對照之以戚繼光兵書典籍,再再應驗了台灣武術古樸實用,不尚花俏,而處處得見來歷之特點,光就這幾招樸實無華,觀之每感索然重覆的台灣义法,真是雖小道必有可觀。

南派丈二居然有北派槍法的吞吐祕技─論台灣武術之丈二棰(以豐原謝祖錫及西螺廖建智老師之秘技為例)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召集人兼編審;郭應哲
(本文主要撰述者)

研究員:陳文雅、李邦豪、廖培成、羅永昇、黃秉藩、陳昱超、朱玠昱

影片編整:楊淇勝

     丈二,在台灣或特別稱呼丈二棰,乃是一種儀式兼技藝性,二者並而有之的獨特台灣傢俬。所具之儀式性功能,在台灣武術文化中頗為隆重;而有所具之技藝性內容,又極為豐富,故丈二在台灣武術文化中,非同小可,不能不大書特書的。

  在儀式性意義中,通常出陣以它為前導,而排場以之為收尾;收尾,在台語發音與「收煞」偕音,故而,丈二在台灣武術文化中,是具驅邪除煞之地位的。此在民俗學上叫「厭勝」,意義非凡。並且,若動到丈二,往往,甚至一定要老師父或門下得意門生下場,則又有顯示身分以及功力高強之雙重意義。

  有人認為,丈二棰乃是所謂「殳」之遺跡,間舉《武備志》之言為佐。《武備志》云:「殳為古之兵器,長一丈二尺,以木為之,前細後粗,鋒圓無刃」。然而本地之丈二在儀式上之意義已如上述,在技藝上之意義,也遠非如此單純,他其實是綜合多項兵器及技法之多面向兵器,我們分析如下:

    類棍,故每多橫掃動作,所謂棍打一片。此外,每多右手在前,左手在後,乃以左手為支點,以右手施力。

    類槍,確有類似槍之封、閉、攔、拏技法,不過,北派槍法皆由黑鷂(陰手)、白鷂(陽手)變化,丈二則較不明顯。也有部分武館左手在前,右手在後,也就有相當類似槍法之扎了,然較無「砑槍」之發揮。如依彰化縣老拳師江榜之丈二技法,北派之白鷂閉,本地丈二叫左割;北派之黑鷂封,本地丈二叫右割,是技有同法。

    類狼筅,每多右手在前,似乎有前頭原本沉重,須力大之手支持之遺風,戚氏《紀效新書》論及使用狼筅之人「要擇力大之人」,此外,狼筅之用雖有利刃置前之突刺,更要者在遮隔,丈二於突刺之餘,每多大幅度之揮掃,亦令人不得不產生與狼筅相似之聯想。而《紀效新書》持狼筅之圖示,均右手在前,也是佐證之ㄧ。然值得附帶一提的是,台中市北派名宿王爾昌之「陰把槍」,左右手可以迅速互換,固扎槍不一定左手在前右手在後,右手在前左手在後也可以。

    多有抖桿子之訓練,後手推送出去,前手合後手而一同抖動之並往上翹,此乃丈二最富地域色彩之處,主要係一種功力訓練及展示。在宋代武舉制度上,有一項列為考試項目,名之為「翹關」者,與此法相同。就技擊意義上總觀之,丈二既是功力輔助器械,又兼有棍、槍、狼筅等之用,允稱本地最具代表性之兵器。當然,其技法也具南派武術色彩,在棍槍技法之運用中,多不用身形步法,比如扎槍不類北派大槍,以腹部緊靠槍根之運轉,並配合步法(在劉雲樵老師ㄧ系叫「鴨踏步」),故手臂之用更為吃力。

        此影像乃豐原東山堂玉麟金獅陣嫡傳謝家之謝祖錫老師所示範之丈二棰,技法嚴謹,攻力甚深。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吞吐棰法(一般說為「倒吞棰」)。與北派祕技「長兵變短兵」,見諸戚繼光兵書之法,居然完全吻合。此種北派祕技,我們曾聞之於劉雲樵老師,此外而似乎也只見諸於張詳三老師的「梨花槍」之中,初次在台灣見到,真是也「倒吞」了一口氣,「禮失求諸野」,誠不我欺呀!

       謝祖錫老師之技,多年前就見其顯露了,此外,西螺「勤習堂」也有此技,倒是在201012月,「台灣武藝文化研究協會」舉辦之「台灣武術文化節IN高雄」才見芳蹤,由廖建智所演練,古技揭秘,堪稱盛事。

(參考郭應哲<兵器總論>《一個被遺忘的武術原鄉大甲》,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民91年出版)

八、岡山劉安泰老師家傳永春拳,注意哦,是台灣的永春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編審;郭應哲 撰

影片編整:楊淇勝

台灣「永春拳」是什麼,他其實是一個家族。依目前所知,應該是以地名拳(以「地名」當成「拳名」);所指之地望,就是福建永春,清朝為永春州,今為泉州市永春縣。而今之永春名拳,無他,就是少林一脈之「永春白鶴拳」。觀乎目前台灣之永春拳,概與永春白鶴拳為同一種拳種。證據至少有三,第一,在台灣名之為永春的,往往技法上具鶴拳特徵,如中部之玉麟(台中市、大甲鎮、豐原市)忠義堂(大肚鄉)等。第二,練習上注重招招爆發,全身力量全出,具「易筋經」之法,此與目前永春白鶴拳亦類似。如澎湖莊登聰老師父,以及高雄陳英照(英照師)之所傳。其中莊登聰老師傅之短肢寸勁,小架式,腳掌在地上一擰輾即勁發,又招招吐極大之氣,爆發極大之力,實在可兼供第一、第二兩證之用。第三、台中縣、潭子鄉黃城老師父(今八十多歲了),有手抄本銅人簿,內容極為豐富(包括半冊符籙),明白抄寫了永春白鶴拳的師承。而黃城老師或被稱為達春一脈,然而觀其拳法拳母三戰,純然鶴法,而達春永春在台灣往往又混在一起。

    綜而論之,台灣的永春拳,就是福建永春傳過來的拳術,以地名拳,而與永春名拳-永春白鶴拳應具淵源關係,大抵無誤。

    此影像由劉安泰老師所練之高雄陳英照(英照師)「永春拳」,功法與澎湖永春極為相近,而架子較大,手法較多。特別其起式「呼天怨地」,乃特定幾個動作之特定組合,昔日傳拳,往往如此,一門之精義,類均列在起手或收尾式,使門內弟子不練則已,一練就要練本門要法。真是古法謹然的。

    劉老師之師承為:陳英照(英照師)-劉宗鄰(岡山海師)-劉安泰(岡山瑞源堂)。劉老師之技近年頗公諸於世,而此影像乃攝於其尚鮮對外表演之前,影像亦較清晰,技法果然有來歷,甚能代表此門之藝。此外,劉氏在岡山多與業師乙系習棰法,故拳棍兩門抱,亦是一奇。

九、岡山業師 單頭棰法 嫡傳陳景淞老師棰法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編審;郭應哲 撰

影片編整:楊淇勝

台灣單頭棰法獨多,與俞大猷《劍經》所述甚為吻合,乃中華武藝薪傳不替之活化石。此單頭棰於台南、高雄等地能之者甚眾,而高手輩出,今日尚富年力者實不在少數。而岡山業師(陳創業)之技,特別細賦,系出泉州南安嫡傳(按:南安乃傍永春)。吾人早有專文披露,另參考郭應哲《台灣岡山業師棰與永春拳合述》。

     此影像乃「業師」嫡傳陳景淞所示。攝於台中縣豐原「老雪花齋」呂松吉先生石岡宅。景淞先生於此影像中技法極為乾淨,故極能將其家傳之樸素嚴謹古法,表達盡至。

     吾人觀之,招招柔靭而手手守中,身法手法勁法,無不合理。練來不慌不忙,全無橫戾江湖之氣,然渾無破綻,處處殺招,行家無不稱奇,所謂「靜若處子」,豈其然哉?果然名門而正派也。

十、台中市十甲集合堂 弄獅古禮「過七星火」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編審;郭應哲 撰

影片編整:楊淇勝

     台灣獅陣文化,甚為熱絡,而可獨立於武術之外,乃特別於今日社會,尚可維持一個行當者也。較諸武術,社會性有過之。然有關之研究仍待開發。綜論獅陣文化之人類、民俗學意義者,尤其不多,或可參考郭應哲《台灣獅陣「踏七星,安八卦」調查研究─兼論台灣獅陣發展之可能》。

     此影像是台中市十甲集合堂玉麟金獅陣的「過七星火」儀式,相當保存了古法。用於開廟門,除不淨等儀式中。今日已不多見。而集和堂尚有「踏武八卦」之獅藝,尤其難得。

     十甲屬於台中市之都會區,但卻能保存了特別傳統,甚至傳統到有些樸實無華的獅藝,真是難得。此藝來至自竹市青草湖。而另據台南縣西港鄉慶安宮之考據資料,今日台南縣流傳極廣之金獅陣舞獅之法,乃是烏竹林金獅陣(歷史最久,人稱「獅母」)去新竹請師傳授的。與十甲集合堂來自新竹偶合,這也是值得玩味的。

十一、台中縣清水鎮 麒麟神獅陣系統之「三戰」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編審;郭應哲 撰

影片編整:楊淇勝

      麒麟神獅陣乃「大甲五十三庄」獨樹一格的武館系統,然其武術內容特別難尋。
      此影像乃清水某師傅所演示,三戰,觀其技法,鶴拳也,而訓練嚴謹,技法純正,不可多得。復值一提,此影像攝於外埔鄉蘇秋湖村長宅。蘇村長熱心地方事務,該館原由其主持出陣,故能維持不墜,蘇村長不幸亡故,乃失一要手,出陣不易矣!台灣武館往往要依賴「頭人」,「頭人」之優劣存亡,攸關一館之運作,必須熱心,溝通能力良好,此亦台灣武藝文化之一課題也。

十二、超級大的國術夏令營─空前絕後?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編審;郭應哲 撰

影片編整:楊淇勝

      這是民國86年左右,在台中縣梧棲鎮舉辦的「國術夏令營」結業式演武大會。參加的小朋友超過五百人,分成兩梯次舉辦。

      主辦單位是台中縣政府,港區綜合體育館及梧棲鎮體育會,承辦則是靜宜大學八極拳社,當時的指導教練也是創社教練的是郭應哲老師,社長如黃英哲、劉正偉等同學。

     郭應哲老師帶領當時靜宜大學八極拳社同學等人,秉持著社區發展的信仰,積極將國術朝社會及社區方向推廣,舉辦夏()令營是主要的手段。這種夏()令營除了國術,尚結合藝文、環保、童軍團體遊戲等課程,又主張將國術朝文化意含推動。此外,在始業結業都辦演武會,廣泛介紹各家各派,打破國術界跟著老師一家一派獨尊的習氣。一共辦了十九屆。剛開始約民國八十五年,如此的夏()令營幾乎之前少見,故頗引起媒體注目,採訪報導應接不暇,一年兩屆,到第十九屆,約十年矣。每辦一次,勞師動眾,經費又隨不景氣,逐年下滑而越來越難籌,乾脆就停辦了。現在更不想辦了,因為「怕」;太辛苦了。

     可惜的是,原本郭老師在靜宜大學八極拳社帶領出來的新精神,在他轉任東海大學任教之後,靜宜大學社員自行換了教練,而戛然而止了。這一個社團又走回武術界只練自己,但求飛天鑽地,一擊必殺的老舊路子,喪失了清新奉獻,社會實踐的精神,走回頭路到一幅孤芳自賞的「清涼散」老路子。大學青年而無朝氣,令人慨歎。而又有多少大學國術性社團是如此這般的呢?

     也因此,用此一影像記念那ㄧ個曾經極富革新精神,勇於社會實踐的「八極拳社」,看看這萬頭鑽動的景象,有多少小朋友在此剎那認識了所謂「國術」,而或者銘記終身的呢?

      表演者是老靜宜大學八極拳社的社員魏汝崇、傅琨雅、夏淑璇三人,他們合練七星螳螂拳「小虎燕」。讚美他們,謝謝他們,春風的少俠們!

     當然,我們知道,郭老師在2001年與幾個朋友共同創辦了「台灣武藝文化研究協會」,投入更為深廣的台灣武藝改革運動。


二、大肚鄉趙世雹老先生之達春拳古影──一個稀有拳種之迷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編審;郭應哲 撰

影片編整:楊淇勝

  

達春拳抑或達尊拳究竟有沒有?在台灣究竟有無留傳?這是一個迷。按理,南派武術,特別福建泉漳一帶,拳尊五祖,所謂達尊、太祖、羅漢、行者(大聖猴),白鶴,相當普遍。五祖或分成五派,或匯成一宗,或交相互影,乃南派武術史一重要現象。然而,達尊之蹤跡特別迷離。吾人在漳州所見,如老拳師林其塔所示,其之達尊與太祖幾乎如一。換言之,五祖之中,個個特徵明顯可判,達尊除外。即便在大陸,達尊也是稀有拳種了。

 台灣傳統武術有無達尊,極可能是有的,並且一般都稱之為達春(但某大學十多年前所做之田調報告,云台中縣潭子黃城老師傅為達春,可能有誤,黃城師傅之拳,老老實實的三戰白鶴,並非達春,順帶一提)

 如澎湖永春拳名宿,莊登聰老師傅(今存近一百二十歲矣,師承溫州一川師與澎湖龜師),其永春拳系統完備,而其中又有達春一套。莊師傅之永春架子小,踏中宮,發寸勁而招招爆發,但是達春則開大步,走偏門,較為長肢。風格殊異,卻混列在所謂永春之中。

 而台中縣大肚鄉應該是流傳達春拳之地,最稱專門,且獨樹達春拳旗幟者,如趙木冬先生之「忠義堂」,有拳十八套,但由拳趟名稱看來,其拳種應屬永春鶴拳、羅漢等。

 此影像為大肚鄉趙世雹老先生2000年所留。趙老先生出生於民國十七年,逝世於民國九十一年。其少時與大肚「福義堂」師父習有永春拳十趟,前五趟名稱依序為北門、鶴卦、小金環、推肢、雙肢。後五趟特別區別出來乃達春,頭趟名為四門,亦及影像所示。乃當時靜宜大學八極拳社李邦豪、李震宇兩位同學的田調紀錄,今日看來竟是寶貴之資料了。

 大肚「福義堂」乃當地人士黃德發所立。黃氏早年赴豐原賣香蕉,受人欺負,而在當地拜師習拳。依拳路之分析,黃氏之學出於玉麟一系,惟豐原玉麟所傳拳術內容,並無特別聲稱是「達春」一派的了。

 古人古拳古影,空留一個古老的迷。

七、台灣傳統丈二之姿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編審;郭應哲 撰
影片編整:楊淇勝

此影像是豐原東山堂玉麟金獅陣 許樹成 老師的高徒 劉文達 先生所演練。 許樹成 老師兼通玉麟之永春白鶴及台中二高鶴(曾與伊蝶師習藝),在其堂內又以「好獅頭」及「好二丈」著稱。中年曾一度在嘉義縣大林鎮落居,遂在該地(大林、民雄、溪口等)傳藝。 劉文達 先生乃溪口人, 劉 先生天資甚佳,此套丈二是一般中部地區所習見的套路,招式不多,但要見功力的,劉氏不見刻意操作,也不見耍小技巧,而丈二自然抖動,不熅不火,力道醇厚,見之可喜,而實在令人賞心悅目。傳統武術的美感,難掩其姿,值得推介。

易筋甩手功功法簡介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特約研究員;王為仁(本文主要撰述者)

易筋甩手功功法簡介

甩手歌
1. 展開連綿搖關節,活絡舒筋濁氣沉,虛實變換利開合,氣貫四肢百脈行。
2. 兩腳踏實肩下沉,上三下七有重心,能去頭重腳輕病,精氣充沛體輕靈。
3. 甩手治病啥原因,勝似推拿與金針,氣脈不通起百病,心平氣和病難侵。

 

甩手訣
1. 上宜虛:虛乃空虛之意。上體自腦以下宜虛,虛則空靈自在,而不滯重呆板也。
2. 下宜實:實乃厚重之意。下體自腰腹以下宜實,實則穩健剛重,而不輕浮虛弱也。
3. 頭宜懸:懸者掛也。似有繩懸起頂上之髮,可以上接天氣也。
4. 口宜垂:垂者自然垂合。將嘴巴微微合起,下顎並微向後收,以防血往上衝也。
5. 齒宜叩:叩者卽上下齒微微用勁相叩。叩齒乃道佛門中靜坐時常用之功法也。
6. 舌宜抵:抵者卽舌尖微微上撓,抵住上龈,以接神水及任督脈氣也。
7. 津宜嚥:嚥者卽嚥華池神水,俗所謂吞津之功法也。
8. 胸宜絮:絮是棉花。想著胸部如棉花一樣輕鬆、柔和而不用勁也。
9. 背宜拔:拔者,像有東西在上,用力將你的背脊拔了起來,使上挺也。
10. 腰宜軸:軸是車輪的軸心。想像你的腰脊骨左旋右轉,直豎如軸心也。
11. 臂宜搖:手臂似扒船然,輕輕在搖。
12. 肘宜沉:肘卽手肘。在甩手之際,用意沉下往後甩出。
13. 腕宜重:在甩手時,腕部應該用力向下後翻並將掌突筋露,使胸部挺張。
14. 手宜划:划者划船也。手向後作划船狀,也是使臟腑不斷牽動。
15. 腹宜實:如果肚子像鐵石之實,則自有上輕下重之感。
16. 跨宜鬆:雙足稍微紥馬,跨部自然輕鬆。
17. 肛宜提:像忍大便一般,將肛門上提。惟不必用勁,使其自然也。
18. 跟宜石:將臀部稍微下沉,腰伸直,自然腳跟穩如磐石。
19. 趾宜抓:一雙足掌勾抓著地面,自然達到上虛下實之竅妙矣。

 

實施要領
甩手時,身體站正,兩腳伸開與肩同寬,平行高馬,膝微曲,腳趾微微用力抓住地下,肘微彎,兩臂同方向前後擺動,向後用點力氣,向前不用力,由惰力自行擺回,抬手時吸氣,下划時呼氣,眼向前平視,集中一點,心中數數,開始練時由一、二百次起,漸增至五百、一千次為止。嗣即溜腿散步。

 

特點
精神集中,動作柔和,腳趾抓地,兩手甩動,可以改變造成體質差的上盛下虛狀態,使下部堅固,上身輕鬆,疾病自去。佛道俗家均傳此簡單有效之健身功法。
氣通血行之時,會有打呃、放屁、痠麻脹痛等現象及病區反應,均屬正常。只要堅持下去,自能改善體質,戰勝疾病。

王為仁依“易筋甩手功真傳”改寫(99.10.31)

簡易洗髓經淺述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特約研究員;王為仁(本文主要撰述者)

簡易洗髓經淺述

前言

傳說易筋與洗髓兩功均為達摩祖師所創,但觀書中文字,頗多陰陽、虛實、氣血、經絡之敘述,想來應與印度無關。而且易筋功法中之姿勢動作,勉強尚可說是略有印度瑜珈之形,可是洗髓功法則無論練法及功用,難以想像會源自佛門中人。因此合理推論,易筋、洗髓均為早期我國傳統養生祕法,流入佛門之後,假托為達摩祖師所創,這推測應該並不離譜。

達摩祖師有何特異功能,今日已無法考證,但是以他為名流傳下來的洗髓功法,由於對性能力的強化有特殊效果,因此俗家學者踴躍習練。有些將功法改易名稱而自我作祖的老師,透過大量的宣傳,更掀起了學習的熱潮。學生眾多自然難以照顧周到,再加上某些錯誤的引導,有時反而造成運動傷害,違背了運動強身的本意。

就個人所接觸及書籍所記載,台灣有兩位曾經引領風潮的大師,晚年膝蓋均發生問題,導致步履維艱,想來應該是過度強調吊重所致。身為大師,固然應當孜孜不倦於增強自己的能力,使個人無論理論與實際均足以做為學生之典範,但是如果方向錯誤,不僅有害自身,必然造成學子的無辜受害,這時就需要有人敢於提出糾正,才不致於一路錯下去。

個人淺學,偶然得傳心法,復因多讀雜書,有緣略知前人一二,再因好管閒事,樂於指點病苦之人,自身又有兩次病後練功之親身體驗,得蒙台灣武藝文化研究協會不棄,希望傳承此脈功法,因此謹就個人心得加以整理,不敢自秘,請前輩高人不吝賜教。

功法簡述

古人有「陰莖者百脈繫之」的說法,故洗髓功法專以鍛鍊男性之陽具為主,認為藉此部份之適當運動,足以達到強壯全身之效果,增強性能力則其餘事而已。

陽具之鍛鍊又分陰莖、陰囊及吊功三部份:

鍛鍊陰莖之功法:
一、 牽:手握陰莖往前伸展。
二、 撫:手握陰莖順勢來回。
三、 搓:雙手搓揉陰莖。

鍛鍊陰囊之功法:
一、 攢:將陰囊抓緊放鬆。
二、 掙:將陰囊抓緊後輕扯。
三、 搓:雙手搓揉陰囊。
四、 拍:手輕拍陰囊。

吊功之鍛鍊法:
吊功之鍛鍊需要使用道具:束布、勾串、鐵餅。
一、 搓揉陽具(含陰莖、陰囊),但勿使充血。
二、 勾串上放置適當重量之鐵餅。
三、 陽具根部緊縛束布。
四、 藉勾串連結束布與鐵餅。
五、 站好馬步,吊起鐵餅後前後甩動(先借腰臀之力,後可僅用陽具之力)。
六、 解開束布,再次搓揉陽具。

注意事項:
一、 易筋練完再練洗髓較好。
二、 陰莖、陰囊平時缺乏鍛鍊,因此練功之時,勿過於用力,次數且宜適當。
三、 吊功禁貪功躁進,應循序漸進,以免受傷。
四、 吊功以甩動為主,次數宜適當,強調吊重是走偏鋒的作法,易導致重傷害。
五、 練功非同自慰,因此練功時應收攝心神,盡量避免射精。
六、 享受性生活後,宜減輕吊功的練習強度一至二日。
七、 練功非在與人爭勝,因此緩步漸進即可。

附註:
一、 以意運氣的部分刪除,以免因周邊環境影響岔氣受傷,反為不美。
二、 未經驗證的作法刪除,以免勞而無功。
三、 不符合時代潮流的練法刪除,以免妨害善良風俗。
四、 理論部分非個人所熟悉,秉「不知為不知」之理,不敢妄置一辭。

後語

根據經驗,有時一招半式即可對男性的某些困難有功到病除之效,因此個人相信洗髓精簡後,仍能發揮它治病救人之功。但是練功的目的在強身健體,以求盡量與傷病絕緣而樂終天年,因此除了日常勤於練習以外,切忌肆意炫耀或盡意揮霍而有傷天和,學者其知道乎?

中華民國達摩易筋經洗髓經研究推廣協會創會秘書長王為仁敬撰(100.03.01)


少年兒童國術夏令營的演武會-兼述武壇棍術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編審:郭應哲 撰
影片編整:楊淇勝

 

  這是逢甲大學滄海國術社與靜宜大學八極拳社合辦少年兒童國術夏令營的一段影像。

  由逢甲社員黃羽惠表演五虎擒羊棍。

  「少年兒童國術夏(冬)令營」,有一個想法,就是要讓參加的小朋友多多接觸國術,喜歡國術。所以報到的第一天晚上,一定例行要有一個「演武會」,由教練助教的大哥哥大姐姐,甚至參加的小朋友共同下場表演。其目的是要小朋友互相欣賞,在武學上能學到兼容並蓄的態度。當年每個學校的國術性社團都是「附屬」於特定的門派老師或團體,對於非我門派的武術,並不積極推薦介紹。因此,即便是我們當年這樣一點再普通也不過了,微不足道的想法,把它落實了,也算創舉。其實,有時光要跟學生們溝通,也不太容易;今日回想起來都自覺好笑。

  逢甲大學隸屬武壇系統,其「五虎擒羊棍」是中規中矩的北派棍法,但却不是劉雲樵先生的本門。劉雲樵大師的老師李書文人稱「神槍李」,乃以六合大槍聞名於世,但劉老師生前,却以「八極棍」自詡。可惜八極棍法難度甚高,棍長九尺,雙頭活把,而以虎口朝上之半握之法持把,要將把持得活又穩,双頭穿梭自如,速度力度要能及時占在先先之先,實在有些神乎其技,故爾劉老師辭世之後,老武壇之中有人認為,恐怕失傳。今日武壇門人能傳出幾個單式子,如甩把、挑鉤、倒打等,就已經算是難得了。

請以「武藝」代「國術」之名略說

作者:
郭應哲/靜宜大學副教授
莊榮仁/文化大學講師
莊嘉仁/文化大學講師
楊正隆/文化大學講師
陳鴻祥/德育護理專科學校講師
鄭博應/國立體育學院研究助理

本文發表於「國術研究」/第六卷.第二期 1997年12月

  這其實曾經是一個宣言,曾經有那麼一剎那之間流露出幾個台灣武術青年的改革熱情。彼時我們都聚在陽明山,因為那裏有一個「國術組」。或者白雲山莊喝蘭花茶,或者吃燒酒雞、小饅頭,或者馬槽泡溫泉,倘佯陽明山之煙雲山光之間。討論的話題是「國術那ㄟ這樣?」「如何可以再起?」。「大專盃」往往是話題的開始。
  文內的主張很簡單,可惜這麼多年來,看的人不少,真正抓到我們文章主旨的人却不多,可能文字太艱澀。文中主張乃是:如果要與大陸仍然區別(當時仍未全面開放),那就叫個「武藝」;如果不管兩岸的敏感性,我們跟著對岸叫個「武術」也無妨。總之,「國術」不通;也不合時宜了,「國術」盡了他時代責任了(救亡圖存;李小龍啊哈!),可以功成身退了。
  這個看法,徐元民教授在他研究「中央國術館」的研究報告中也提到了,他們也認為國術,特別今天我們叫了個「國(武)術」,是不倫不類的。唉!抱了個朽木當神主牌,武人觀點難免於被輕。但是,最近消息,廈門大學倒把「國術」拿去用了,但他們主要是呼應「國粹」,趕大陸復古風潮;對岸名校,倒跟我們這邊遙唱起來了,真是「空谷幽蘭自然香(鄭曼髯語)」,歷史往往是出人意表的。但台灣同胞還是高明的,叫「國(武)術」,包山包海,豈不然乎?倚天一出,家族萬歲了。


本文請下載附件一
 請以「武藝」代「國術」之名略說.pdf

李金龍師父陳太影片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編審:郭應哲 撰
影片編整:楊淇勝

李玄中(李金龍)、男、四十六歲、一九六四年五月九日出生於遼寧省營口市一朝鮮族民間武術世家。八歲跟隨父親李春光老人學習朝鮮族民間武術。

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年在少林寺拜懸緣大師為師學習羅漢拳、砲捶十二路,一共七載。一九八零年至一九八七年被恩師推薦到溫縣陳家溝學習陳式太極傳統套路。先跟隨陳氏十九世陳振文老先生學習太極拳大架,陳振文與陳長興的系統有所不同,爾後又拜師陳氏十九世陳立法、陳立清二位老師學習太極拳小架及多種套路。

一九八六年被牡丹江市體委聘任為第一任專職陳式太極拳散打教練,從此開始正式傳拳。之後參加多項重要比賽均得大獎。又曾赴俄羅斯東歐南洋等地授藝。

一九九四年赴韓國、日本傳拳,並在韓國漢城創建了玄中太極拳總會,在韓國光州市創辦了大韓民國陳式太極拳協會。

二零零二年在牡丹江市成立了玄中太極拳俱樂部。

由於是將陳式太極拳傳到韓國的第一位中國拳師,並因此在二零零九年榮獲中國政府頒發的“國際太極拳大使”的稱號。

今年十月九日,李金龍師父與其韓國光州高徒洪光錫館長特別來台,與台灣各地陳家太極拳專家交流概有洪允和、吳木村、郭冬寶、楊長利、黃洲生、謝棟樑、周吉慶、葉文寬並楊氏太極武藝學會多位同好與會。洪光錫表演了老架的娃娃架練法,功力淳厚。而李金龍老師則示範大架小架各種練法。

李金龍氏;陳太拳技之纏絲走轉,通體透徹,暢達無礙,故變化多端。若其跺步,或直貫地心,或磅礡四逸,令人稱奇。然而,此次交流之意義,不止於台灣同好接觸到一位陳太高手的技藝,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發現到另有一個不同於「牌位先生」陳長興的陳家太極拳系統,並且其訓練方式相當豐富,其拳藝甚為多元,此之謂交流。

義虎團單頭棰-來自江西師父的單頭棰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召集人兼編審;郭應哲

研究員:陳文雅(本文主要撰述者)、李邦豪、廖培成、羅永昇、黃秉藩、陳昱超、朱玠昱

影片編整:楊淇勝


義虎團大約成立於民國二十多年,是台中縣大甲媽祖信仰圈-大甲五十三庄中,最特殊的傳統武館,別於一般獅陣,是全台唯一「弄虎」的武館。其武術主要是以太祖拳、短肢鶴拳、猴拳為主,其兵器較為特別的是雙手刀及單頭棰,據外埔義虎團創館師父-吳藤老先生所說,單頭棰乃是來自大陸江西省的「唐山師」所傳下來的。在台灣傳統的武館中,常會聽到老師傅說,江西師父技藝高超,不同於一般福建師父,然而江西武術在台灣一直是一個謎,今日我們初步可以從台中縣外埔義虎團中,探尋江西師父所留下的技藝。

台灣地區的單頭棰大多流傳在高雄、台南一帶,多是閩南地區:泉州、廈門、漳州一帶的唐山師所傳,其中最著名的是「業師棰」、「勝師棰」及「尺師棰」。單頭棰 之用法,主要以後腳為軸心之進退、旋轉作為攻防技術的核心技巧。拳諺有云:「腳打七分、手打三分」,對敵時側身執棍,棍尖朝向敵人,依據對方位置作進、退 步、旋轉,始終保持棍尖對著對方。攻擊時講究最短距離發勁,以「出箭」為最核心之技巧,亦即以側身同手同腳進步刺向對方。南派單頭棰絕少花法,講究最短距 離、最小動作、快速,尋求最有效率的攻擊及防守技巧。

義虎團的「江西師父單頭棰」中,類南部一般流傳之單頭棰打擊技法及進退之步法不多,郤是以不斷「畫圈纏繞-直刺」的動作為主,仔細分析其技法,大多是一般北派槍法中「攔、拿、紮」的動作,間如有大捲、提擼等大槍的技法,並且各項技法之中,也都藏含著「砑」法,可謂深得北派槍法之真髓。

我們檢視一下義虎團單頭棰之趟子:首先以進步撩槍作為起式,接著左進步劈,右進步攔槍再扎,退步大捲挑槍等,在整個套路的開頭幾招,明顯表現均係槍法,而非棍法。

影片中示範之老師父為外埔義虎團第一代成員-饒郡立先生,在老師父熟捻的技藝中,更能明顯感受到,義虎團單頭棰「明棍暗槍」的特色,為大家在尋找在台江西武術時,提供一個特殊經驗資料。也為江西文化流傳在台之面貌,提供一個寶貴的蛛絲馬跡。



玉麟之藝-老師傅曾火生的角戰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召集人兼編審;郭應哲

研究員:陳文雅、李邦豪、廖培成、羅永昇(本文主要撰述者)、黃秉藩、陳昱超、朱玠昱

影片編整:楊淇勝


曾火生「阿波師」前輩,台中旱溪人,民國六年生(1917),自幼習武,在耳濡目染中傳承父親的武藝。當時是台灣武術鼎盛時期,而(阿波師)祖厝坐落在旱溪媽祖廟旁,南北二路獅陣武館入廟排場時,亦參與排場。除以示友好,也展現在地武藝。

旱溪庄,在當時有被稱為「拳頭窩」。傳藝者,汪其哮「哮師」新竹關東橋人,到旱溪後,落地生根。又被當時保正賴為堯聘請教拳。旱溪庄內所習之武術十之八九,為「哮師」所傳,「哮師」今存約140歲。

「阿波師」的父親曾萬頂「阿頂師」,光緒21年(1895)出生,日據時代在糖廠上班,。「阿頂師」光復不久就參加在台中市國術研究會(台中市國術委員會前身),對早期台中市武術發展具有啟蒙影響力。他授藝(教館)分散,地域性廣泛。主要有石岡(梅樹仔腳)、嶺東技術學院附近(番社腳)、頭汴坑的茅埔、南屯兩館。南屯地區本來就有武館,而且也是同一種拳術(永春底七星仔拳),只是他們的館號都叫忠義堂。如果一位拳頭師想要在已經有武館的(庄頭)開館,想必要有好功夫,否則是很難立足,至今南屯忠義堂的老前輩簡堂周仍對(阿頂師)印象深刻,他在那裡設館,什麼人跟他學,這位老前輩都一清二楚。難得的是,「阿波師」父子二人與南屯忠義堂關係非常良好,往往合陣出陣,迄「阿波師」亡故後兩館仍交情不變。則其行走江湖之「眉角」確有獨到,尤值欽佩。

「阿波師」為「阿頂師」長子。沒有人教他打拳,他已經看到學會了,十幾歲時已經跟著一起出陣。十一歲那年,阿波師手腕受傷,阿頂師醫治時用錯藥,導致腫脹無法消退,於是就帶著他給「哮師」醫治。阿波師是目前知道有見過「哮師」,且能形容他的長相。阿波師三十幾歲就幫父親教徒弟。那個時代出門是用走路,常常一出門就一個月才有回家一次,每到一個庄頭總會住上幾天,將此次所要教的東西教完才會離開。他接續父親所開設的武館,並且持續參與台中市國術委員會,擔任過理事、監事等職務每每有外賓到訪台中市,總是由他們表演(弄獅)迎接外賓。

此套拳名(角戰)。馬步三角馬,老師父受到比較傳統訓練,進步時以躡腳尖而出,間以腳尖前探點地,在以腳跟踏擊地面,如此則樁步穩當了,而後再出拳發力。依漳州太祖拳家陳金水等人之見,以腳尖前探點地,這是閩南拳術中,用此分判鶴拳與其他拳種之重要(種差)特徵[1]拳法特色,強調彈抖勁,手法以搖、挑、切,剛中帶柔,柔中帶剛,風格樸實。

「阿波師」不幸於民國九十五年五月二十四日逝世。稍值安慰的是,在台灣武術田野調查、口述歷史上,尚留下些許珍貴史料;雪泥鴻爪,為武術後生所憑弔。[2]





[1] 參考集合堂小史-台中市十甲集合堂玉麟金獅陣紀錄

[2] 此次錄影是九十三年,「阿波師」大病初癒後所錄


台南縣流傳名拳之一:羅漢化鶴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召集人兼編審;郭應哲 (本文主要撰述者)

研究員:陳文雅、李邦豪、廖培成、羅永昇、黃秉藩、陳昱超、朱玠昱

影片編整:楊淇勝


台南縣民間宗教信仰的重要現象為「香科」;如「西港香」、「佳里香」、「學甲香」、「土城香」、「關廟香」等等,逢香科之年,各庄頭各色傳統陣頭要出陣,其中當然也包括了武陣,特別是「宋江陣」、「金獅陣」等等。在武陣的排場之中,除了陣勢變化之外,更有大量武術的表演。一般在宋江陣或金獅陣之表演的武術,以往較不被武術的專業研究注意,可能是被認為太具陣頭遊藝之性質吧。然而,這一類的武術相當豐富多樣,卻許多連初步歸納分類,均付闕如,以致顯得甚為博雜。但是這些民間武術,除了豐富多樣之外,尚不乏古樸精湛者,在中國武術史上獨具價值,允稱台灣武術之寶庫。而託香科宗教文化活動之保障,他們數年即須出場表演一次,也因此能夠被保存而未遭滅絕。

我們在此先列舉一項廣泛流傳於大台南地區宋江陣、金獅陣的武術,卻尚未顯影於台灣武術舞台的拳術-羅漢化鶴。

羅漢化鶴,顧名思義,乃是羅漢拳與鶴拳的綜合體。在台南地區,甚至台灣地區,鶴拳相當流行,且特別知名,論之者多矣,故而,此羅漢化鶴有關鶴拳之部分,姑先不論,但就羅漢拳之部分卻饒富意義,我們特先論此。

依初步之觀察,此一系羅漢化鶴,其原型,一似以羅漢為主,而旁採了某些鶴法,比如骏身發力法及某些鶴拳之肢法,但是羅漢之功體相當明顯,羅漢之風格,特別在此派某些較原型之系統(如玉井一系),仍然最為明顯,故而我們初步可以斷言,此一派羅漢化鶴,乃以羅漢拳為主體,乃羅漢拳間雜了些鶴拳。有些說法,是認為台南當地鶴拳學習人口較多,較具市場性,而羅漢拳剛猛吃力,於市場推廣上較不討喜,故乃向鶴拳演化了,但此只備一說。

我們要強調,此派羅漢拳之表現,應是極為古樸原本的保留住、詮釋出南派羅漢拳之特徵。依我們所知,福建南派羅漢拳在大陸,目前是較不易見,故而羅漢拳之初始面貌究竟如何,也不易清楚,而此派恰能彌補南派武術此一欠缺之部,於中華武術研究上,實具拾遺補闕之要角。

在台灣的武術史上看,有一特殊現象,也就是中南部地區流傳著不少羅漢拳,依目前所知,如雲林縣四湖鄉「順武堂」有之,岡山「嚷師」的十八羅漢拳(系出台南佳里上下廍水欉師(林水欉),台南市金水師(李金水),旗山謝萬來等等,如若再加上此支之羅漢,實已是一項可予注意之現象了。換言之,台灣這樣那樣流傳的羅漢拳,容或風貌多有不同,但均能替羅漢拳之面貌添上幾筆,一處添上幾筆,形貌也就活脫而現了。

羅漢化鶴之羅漢,最能對羅漢拳面貌提出說法的,主要有兩點:第一,現羅漢形;第二,見羅漢功。首論現羅漢形。

羅漢之形究竟為何?歷來也不乏作羅漢畫像之名家。一般而論,羅漢較為主流之畫像;大抵做瑜珈行者之頭陀苦行象。蓋以所謂羅漢,乃佛教專有名詞,原為梵語「阿羅漢」簡稱,乃聲聞四果(位)之一。所謂「聲聞」,與「緣覺」往往並稱,在漢傳大乘佛教之中,是指小乘自了漢途徑,故一般羅漢雖為大、小乘共通果位,但一般都以狹義之意義指稱,乃專指小乘佛教中所得最高果位。這是首先要分辨的。既為小乘,也就是頭陀苦行瑜珈行者的法門,故歷來佛教中羅漢之形象,乃顯頭陀相較多,就是面目黎黑而瘦骨嶙峋。因此羅漢拳一練,往往就顯露這種瘦骨嶙峋之相了,此相如何而來,乃筋骨努力收斂而成,即羅漢功之作用。

其次,有所謂十六羅漢,或十八羅漢,原多用梵語直譯之羅漢名,到後代卻多賦予了形象,如飛鈸、開心羅漢等,而十六羅漢之外,一般認為乾隆皇增列降龍伏虎二位羅漢,成十八羅漢之數;而降龍之伏虎形象就更為鮮明了。因此羅漢拳也有攀附十八羅漢之像,如水欉師所傳,今以岡山「嚷師」有名的「十八羅漢拳」。不過,一般來說,實在不易活龍活現的演義十八羅漢之像,但我們仍能在羅漢拳之演練之中,得其拳架多有現羅漢之形,這就要多取意,而少著某某羅漢之像了。總而言之。羅漢化鶴之演練,卻是往往就現了羅漢的形意,特別其顯示精筋結肉之像;而這就與「羅漢功」有關了。

何謂「羅漢功」,這又是另一個大問題。我們截決的說吧!所謂羅漢功,乃如歷來所傳易筋經系統的功法一樣,係攀附佛門之內功。故「羅漢功」,與易筋經關係相當密切,甚至是同脈同質。此點,我們其實更多是得之於田野調查,觀察歸納之總體印象。不過,近來有學者,如大陸成都體院之程大力先生卻有所證考,程大力在考證目前所有最古老的,且與羅漢功特別能拉上關係的《繪像羅漢功拳譜》此份資料時指出,這本寫成乾隆二十七年,流傳於山東,確實與螳螂拳特別有關的古譜「與各種版本的《易筋經》對照,不難發現,〝十八羅漢勢〞與《易筋經》十二勢許多動作和名稱大同小異,甚至一模一樣,顯然,它們有者同一來源。《易筋經》來自道教導引,〝十八羅漢勢〞也應是來源於道教導引。它們和從秦漢開始陸續出現的五禽戲、八段錦、十二段錦等,實際上一脈相承。」。我們由此一北派羅漢功看,與易筋經同源。此外,我們再對照南派永春白鶴拳,標榜五祖,羅漢其一,其練起來也明白有北派羅漢功的要領,故而與易筋經亦是同源。準此,不論北派南派,要說羅漢功,總是能說得出某些特徵,而這些特徵,實際上也就是易筋經氣功系統的特徵。

那麼,易筋經又是什麼?這卻是一個更大的問題。不過,我們討論到這裡,其實慢慢已經範圍縮小了;也就是說,在龐大的易筋經系統中,能與羅漢功,特別也就是武術中的羅漢功重疊的,而其實是能由北派十八羅漢功以及南派永春白鶴拳共同印證的,特別是南派羅漢功的面貌,這些是什麼呢?

我們可以簡單的說,大抵有數個特徵:第一、強調呼吸,第二、動靜之間一弛一張;換言之,忽鬆忽緊,放鬆之際一任深深自然,鬆至無限;但忽爾全身伸筋拔骨,見諸努力,剎時間觸身似鐵(《拳經拳法備要》語),緊至極至。以上兩者,一為內壯一為外壯,內壯者練氣,練內臟,練無形者;外壯者,練筋肉,練體膜,練有形。如此周身俱有功到,由有形之外轉入無形之內,斯易筋經所謂「陰陽變化」之理也,斯可以遠溯北宋《雲笈七簽》衛生之術也。(可參閱周明、周稔豐合編《易筋洗髓經》天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以上兩點乃偏重功法,此外,就外形上,則另有一特徵,偏重弓馬。就此點,我們尚須找另外的支持。北派羅漢拳,目前所知如尹氏八卦掌,如青島國術館系之羅漢拳,他們往往多具上述動靜張弛的特色,尤其尹氏八卦掌,此外,我們也均能看出其弓馬獨特。弓步,降龍也。馬步,伏虎也。其弓馬之樁,乃降龍伏虎;內功也,弓馬之換,亦技藝最核心要訣。真所謂少林一派真傳了。

台南羅漢化鶴,實在極為明顯表達了這些羅漢功的特徵,特別在收勢那幾個動作,弓馬變易,呼吸吐氣老實操作,全身之動靜張弛亦不含糊,令人一見,不禁驚呼,真古法也。

我們總算對台南流傳之羅漢化鶴,其羅漢拳之主體如何突出,如何可供中華武術使之對照參考,能逐漸描繪出羅漢拳之面貌,有一個交代,但行文至此,我們卻不得不再針對兩個可能是武術史研究上的方法的問題,在予討論:

其一,本文之路徑,似乎偏重在以傳說文獻,或既存比較為人所知的拳種為界定之主要依據,而用來分析觀察台灣的羅漢拳,但是殊不知,如果台灣的羅漢拳禮失在野,是否可以反過來,就以在台羅漢拳直接去歸納,而視為羅漢拳或羅漢功的可靠界定依據?我們認為,這似乎是可行的。

其二,所謂少林易筋經、羅漢拳、羅漢功等等,實在是往往重疊,也實在是多為假托。少林也好,羅漢也好,托於少林之易筋經羅漢功也好,依目前學者之見,與佛門少關,而主要乃道教導引之術。但是,我們認為,約定成俗乃語言學之重要原則,假托也不等於偽造,我們何妨就留一個餘味,比如眼見一個功法嚴謹,弓馬了得的羅漢拳演式,我們即可脫口而出說〝唉!真是少林真傳,真是羅漢好功夫,你看那易筋經羅漢功的要領練的多傳神呦!

最後,我們把台南縣羅漢化鶴乙脈之傳承及拳套名稱簡表附上。

宜蘭太祖化鶴拳拳母-少林三十六手法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召集人兼編審;郭應哲

研究員;陳文雅(本文主要撰述者)、李邦豪、廖培成、羅永昇、黃秉藩、陳昱超、朱玠昱

影片編整:楊淇勝


太祖拳、鶴拳是中國南派武術中,非常重要的兩個拳種,宜蘭「太祖化鶴拳」在清朝末年時,福建拳師蔡老番先生將此二拳種結合,創造「太祖化鶴拳」,並由其首傳弟子李慶先生傳入台灣,宜蘭一支由李慶之弟子-簡清火、莊旺枝等人所傳授。

太祖化鶴拳約有三十六個套路,分為三個階段訓練:

第一階段:基礎訓練,以少林三十六手法(又稱三十六天罡拳法)作為主要訓練套路,是宜蘭太祖化鶴拳之拳母,為整個拳種架構及原理的總綱。

第二階段:要能逹到實用、實戰的訓練效果,俗稱戰底拳,共有十二路,故稱「十二戰底拳」。其拳套有1.雙肢、2.五步、3.貓洗臉()4.貓洗臉()5.單戰、6.雙戰、7.三戰、8.角戰、9.鶴戰、10.青鷹11.黃粘、12.白鶴梳妝。

第三階段:是強化招術技巧變化,柔化及增長勁力,使功力更加純精,俗稱「長拳」,共有十三路。其拳套有1.四軒、2.五軒、3.六軒、4.七軒、5.倒坐蓮花()6.倒坐蓮花()7.二步七、8.小四門、9.大四門、10.斗底、11.天罡、12.削腕、13.翻身鶴。

太祖化鶴拳目前由游榮春師傅及其弟子黃清麟先生,在宜蘭傳承保留。「少林三十六手法」作為拳母,是入門首要學習的套路,在鶴拳的系統之中有「三戰(拳母)起,練到死」之諺語,代表著拳母在鶴拳系統的重要性,往往是鍛練肢體、內功的重要訓練。而「少林三十六手法」正是太祖化鶴拳中重要的訓練,它從起式到收式,一共有三十六個式子,除了轉身的招式重複外,其他之招式完全沒有重複,此一套路結構之設計,在現今流傳的福建南派武術中相當罕見。

作為入門訓練的套路,大抵有二個目的:

1身體素質鍛練:以大動作或重複性的動作,訓練體魄及鬆筋開胯,使身體可以逐步負荷更多更細膩的招式技巧。少林三十六手法以高弓步、低馬步為主不斷地重複,加上套路較長,使入門新生可以有效率地鍛練身體素質。

2重要手法訓練:自入門起不斷地練習重要的手法,少林三十六手法即包含了本派重要之手法、身法。

「少林三十六手法」清楚明白地展現其太祖鶴拳之特色,首先起頭四式(鐵絲關門、狐狸洗面、仙人出洞、烏鴉拍翅),以鶴拳手法,搭配太祖拳弓步(類似重心在前腳的三角馬,可參考西螺勤習堂、振興社之一撩馬),在此套路中包含了鶴拳及太祖拳的手法,開宗明義顯現「太祖化鶴拳」。主要訓練鶴拳的彈抖勁及太祖拳的捅勁,訓練時弓步較高、馬步較低,同時訓練重心下沈上升的用勁方式,再者此套路共有四次轉身的設計,加強訓練身法,此三項特色在在南派武術中的入門套路,相當有特色。 資料提供:黃清麟老師

西螺勤習堂核心套路六路內擇要



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召集人兼編審;郭應哲

研究員:陳文雅、李邦豪、廖培成(本文主要撰述者)、羅永昇、黃秉藩、陳昱超、朱玠昱

影片編整:楊淇勝


西螺七欠武術,在台灣武術的發展上有其獨特性,大抵不出三個特點:簡單、易學、好用。由於地方秩序不安定,其致用性是有歷史背景的。在西螺傳統農耕社會裡面,大部分的人都利用農忙之餘的晚上時間練武,在地緣與血緣下的區域聯防組織而建構出多人練習與教學的團練模式。在地發展出與其他武術文化不同的特色。造就了西螺武術,簡單致用,訓練學習曲線區度低,能夠在短時間就能夠有一定程度的訓練方式。基本上,現在所傳下的基礎套路都已經被教學需要而系統化,我們從勤習堂套路二斬到六路,與振興社套路一蹀至七蹀都可見端倪。

西螺勤習堂入門以太祖拳為主要拳種,後來有太祖蝶拳、太祖鶴拳、虎拳、蛇拳及猴拳等等作為進階套路。

而其中勤習堂太祖拳分為基本套路及進階套路兩部分:基本套路又稱為「六路內」,包括(1)拳母、(2)二斬、(3)三斬、(4)四斬、(5)五斬、(6)六路頭、(7)六路尾、(8)倒踏三角及(9)倒坐蓮等9套;進階套路又稱為「六路外」,包括(10)天師扣印、(11)流盤、(12)九步、(13)工字拳、(14)蓋四門、(15)四門滾浪手、(16)四門绀踢、(17)敗馬四門、(18)車栓、(19)七目、(20)蹬錢、(21)小七璋、(22)大七璋、(23)小連盤、(24)大連盤、(25)小仁義、(26)大仁義、(27)倒踏四門、(28)獻胛、(29)美人梳妝、(30)九美梳妝、(31)一角戰、(32)二角戰、(33)三角戰、(34)梅花拳、(35)二斬插手、(36)上尾野等27套。

「六路內」及「六路外」的套路又合稱為「三十六套內」。

昔日習畢六路內套路,師傅授與兩套進階套路,蝶拳或鶴母方能出外開館。

太祖拳的特色為剛、猛、緊、穩、小。剛:具有金剛之勢,硬打硬進,揮掌生風;猛:姿勢激烈,勁發力猛,呈現磅礡氣勢;緊:指結構緊密,招連步緊;穩:指下盤沉穩,以靜待動;小:指套路較小,動作幅度有限,如拳打臥牛之地。

而以勤習堂的訓練流程,由長勁轉為節勁,又由節勁轉為寸勁。由剛勁轉韌勁,由韌勁轉為脆地方耆老曾言:『勤習堂的訓練,就好像現在念書一樣,從幼稚園的念書唸到大學研究所一貫的課程。』而早期,拳師出外傳館後,便很少再回西螺,所以,外界對勤習堂進階套路(蝶拳,鶴拳)都還蒙上一層神祕面紗。

本文針對六路內的基本套路介紹:

步馬有分兩種大三角,小三角。同一套拳會有大小三角馬的打法。勤習堂太祖拳與振興社金鷹拳最大不同,就在於勤習堂太祖拳多為抝步搥,而振興社就多為順步搥。其中拳母中擒『纏』手與金鷹拳中『揉』手大致相同。

而三斬以後的套路多走曲線移動的閃身走馬訓練。進步多移入中宮又踩出,講究步馬穩固後再出式。套路攻防意識,相當顯見。

一、拳母:主要是把太祖拳的剛勁練出來。從請拳開始,吞吐氣落丹田,

挑手,手法由下護陰,上護心。逆步出拳,由四個連續手肢『擊』『掀』『切』『纏』。小三角的四個手肢,先訓練『擊』手出拳要直要平,接近目標物才擰轉,發揮爆炸之力,此手法與達攻守合一。切手的角度,掀手的控制與纏繞(至蝶法,鶴法控人手肢),整個套路大部分三進三退,或進五步。在樁法方面,講求落地生根。步法移動,要劃一個圓,用腳大拇指劃地。

昔日,在土庭上訓練,都能掃起一片塵土。大三角馬就講究『輾肩轉盤』,出拳『擊』要靠轉腰胯的力量,雙膝內含而跨檔是縮裹,『掀』『切』就改為比較大範圍的『擒手』(與金鷹拳的『揉手』基本相同)。拳母訓練內外三合配合,身體的外三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內三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結合在一起。

二、二斬:主要是由一個連續動作『鼓倏搥』為主要特點。小三角馬走丁字馬,走完左右兩邊,走中路,有個連續『鼓』『倏』『搥』的動作,『鼓』似太極拳的雲手,『倏』手由陰轉陽往外打出,『搥』即由上往下的崩。轉身接續,轉回原位後,有『剪腳』與『掃盤腳』這兩個足技為特色。大三角的打法只有在『鼓倏搥』改成,『眉』『切』『削』『槌』。步馬走大三角為主要差別。

三、三斬:請拳改成『觀音請』。有個『關公鬚起插手』,手為『內捲手』。開始是走半圓的移動,為練習閃戰騰挪與移動。在步馬迅速移動同時,配上多個連續手肢,並有截擊肘部的手法。入身即化即打。緊接有個『千斤秤』手,屬於肘擊。『騙手』擊打臉部,接續雙『插手』。轉身接續二斬尾。

四、四斬(四門掛搥):此套路走四個方位,前面步馬較小的牌位步,要求在八仙桌上打完的,所以腳步移動不大。手肢為拳母的手肢。

五、倒踏三角:也就是倒退拳母,在倒退的時候,手肢的變化有『擊』,『橫打』,『由上往下切』。除了可以單人練習,一般也用來雙人對練。

六、倒坐蓮:在『內捲手』之後,練習身體的浮沈,接上肘擊,主要還有『雙拆手』,『坐蓮』掙脫,此處雙手抱住掙脫技法更是特殊。緊接『騙手』『搥』『腳刀』。若非身體鬆沉,此『抬肢』就不具威力了。此式至蝶法、鶴法轉勁之後,又呈現不同風貌。

勤習堂套路眾多,其中又有多樣的手法,往往一個人無法把套路學齊,尚需從師兄弟,或者鄰近庄頭的師父請益學習。這樣也就讓古樸的拳法,在多年的琢磨與眾人的研究下,不斷細緻化。鄰近庄頭進香幫忙出陣,也就造成拳藝更加精進,讓鄰近地區除了出陣研究也補齊各各眾多之套路。如此讓系統完備的拳術,反而保有古樸面貌,並更加純化。

延伸閱讀參考文獻

廖君達. 〈勤習堂源流考〉,《海峽兩岸南少林武藝文化學術論文研討會》. 台中: 台灣武藝文化研究協會. 2005 (中文).

廖君達. 〈勤習堂源流及武術初探〉,《2008年閩台南少林傳統武術交流大會研討會論文》. 2008年閩台南少林傳統武術交流大會研討會論文》. 2008 (中文).

郭應哲,廖君達, 陳文雅. 中部地區客家武藝文化田野調查研究計畫.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