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武藝研究部網軍
召集人兼編審:郭應哲
研究員:陳文雅、李邦豪、廖培成(本文主要撰述者)、羅永昇、黃秉藩、陳昱超、朱玠昱
特約研究員:廖君達撰
影片編整:楊淇勝
西螺七欠(崁)武術文化,對台灣武術的影響,是非常遠大的。此可以從勤習堂、振興社遍佈全臺,得知一二,然向來研究極少。在今日台灣史研究蔚為大宗主流之下,『台人固無史』此一先人之浩嘆,於台灣武術史此一範疇,依然存在。在進行對目前之研究予以介紹與反省之前,我們必須提出兩個基準觀點,也就是,第一,依我們西螺在地,土生土長所習知,七欠(崁)武術文化,是一個『有機體』,在長時間的交相影響下,骨肉生成了他的獨特性。(主要各武館系統見附表)
第二,以往對七欠(崁)武術文化之研究,主要有兩種方法:早期多半依賴田野調查。因為早期武術的傳承上,幾乎沒有拳譜與文字資料的留下(依現有的資料指出,有銅人簿傳下,也多是藥譜而非拳譜)。故而先採田野調查,乃不得不然。近期,因為早期的田調結果產生了一些文件,故乃可再另採用文獻回顧的方式。在探討西螺七欠(崁)武術文化,已可更加深廣。
目前大家最常使用的資料,為廖丑於1998年(民國 87)出版<<西螺七崁開拓史>>,書內第七章,提到西螺七崁的武功。然而書內只提到了兩個流派:金鷹拳(振興社)與布雞拳(港尾武野館)。但廖丑此書,目前一般研究者多認為,其詳實性甚為不足,往往與當地父老所知,文獻所能考多有不洽,甚至相違。故本書雖有首創之地位,卻要小心引用。
之後陸陸續續的文章,也多提到拳名,少提館號,此與廖丑之寫法相類。認真探究起來,西螺當地人,也只講『練拳頭』。最多就是問你是練『椅僚』(即後來,特別外人習稱之金鷹拳)還是『三角』(即後來,特別外人習稱之勤習堂太祖拳)。當地更多是,只知練拳,但是不知堂號與館號。由此一現象,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問題,也就是我們所探討的時間點,換言之,可能某個時期之前,當地不只現在研究的那幾個武館(或拳種),或者傳承上某些武館(或拳種)已然消失。大多的說法都是先有人傳授武藝,之後,再有成館(豎館)。可以推論,在各大現存之館號成立之前,西螺當地武術應已極為龐雜。
不知何時起,長久以來,七崁武術多為故事傳說;大多數對所謂的『武館』的認識,也泰半停留在獅陣之上多於拳術。
廖丑不算,早期研究,應該有三:第一,王進發先生的田調與比較研究。王氏師承嘉義縣大林鎮『陳井寮』蘇日存老師父(人稱『俊師』)。陳井寮旁依北港溪支流流經的溪口鄉,古稱『雙溪口』。有關王氏之研究,主要文字資料可見許秋德,<台灣勤習堂之源流與傳承初探>,<<力與美>>,臺北,中華國武術總會,第76期,1996。此文資料乃王氏所提供。並王進發<金臺山勤習堂傳習錄>,<<台灣武林>>,臺北,逸文出版社,第二期,2000。王氏之研究開風氣之先,走田野比較途徑,然首因本身學術訓練所限,次因極力宣稱勤習堂出於台灣秘密會社洪門之金台山,故某些看法個人詮釋色彩較濃。但王氏出身勤習堂,受教勤習堂,而研究勤習堂,復而推廣勤習堂,特別2002年國外媒體來訪,王氏賴其與承辦單位之個人關係,一舉引導媒體團赴西螺勤習堂參訪「萬得師」祖庭,終而引燃西螺七欠武術再現之火種,致有後來燎原之勢,卓有貢獻。
第二,林美容,<<彰化縣曲館與武館>>,彰化縣文化局,1997。林氏為人類學者,田調最稱專長,乃聞名之學者,唯完全不諳武術,故此著作篇幅甚鉅,於地毯式田調記錄上,規模與嚴謹兩方面,迄今無人能及。然資料多限於文史之師承源由、社會生活面向,於武術技術性本身則幾乎無所提記。然林氏此書可謂樹立了一方面研究方法的典範。
第三,郭應哲有關大甲五十三庄武館文化的調查研究。主刊載於<<一個被遺忘的武術原鄉—大甲>>,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1年。<<探訪大安(二)—聚落人文采風>>,大安鄉公所,2002年。<<大甲鎮志.武藝章>>,大甲鎮公所,2006年。郭氏之研究涉及大甲媽祖信仰圈內的「欽習堂」(由勤習堂演變成)、「振興社」,乃屬西螺七欠武術系統。「欽習堂」為勤習堂較早期之風格。「振興社」則保存了相當齊全的振興社拳路及兵器,獅陣內容,在今天「振興社」頗有多元發展底下,相當可供參考。
這期中,有一個事件是滿關鍵的。2002年,英美德法四國武術媒體雜誌來台採訪報導西螺七崁武術,這是觀光局委託台灣逸文出版社劉康毅先生所辦理的國際媒體宣傳案,這個活動,國外的媒體效應可能不大,但是,吸引了甚多國內武術愛好者、研究者參與。此外,更大大的刺激了西螺當地或者武館或者其他另有想法的人士。電視台「西螺七劍」,半天鷹與阿善師的舊靈似乎又甦醒了。
於是,乃再2003年「西螺論武」,請出了當時在西螺當地比較活躍的幾個武館(勤習堂 振興社 振興館 武野館 鳳山館 ...等),於西螺大橋文化節表演,這其中也有來自外地的西螺武館系統,不乏年臻耄耋的老師父。以「濁水溪日月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明哲為穿針引線人。此後數年的研究,大多以當時再現江湖的這幾個館為線索,追查下去。西螺大橋,這個對西螺人,洋溢著最多感情與懷念的記憶載體,在其旁鼓吹起西螺七欠(崁)的武術,對這個平淡已久的小鎮,真宛如「平地一聲雷」。大伙的心弦全部被牽動了,西螺武功再現風華已成必然。
西螺勤習堂創始人萬得師的嫡孫廖恆光因返居西螺祖地,復以接受過高等教育,所以2002年歐美媒體來訪之際,便使盡全力配合,果然一舉突顯了「勤習堂祖庭」的地位。而其子廖君達,更在郭應哲教授的鼓勵之下,開始著手整理相關文獻與套路內容,予以初步記錄釐清。首先於2005年於《海峽兩岸南少林武藝文化學術論文研討會》發表了〈勤習堂源流考〉。2008年,更藉由郭教授推薦,於大陸福州《2008年閩台南少林傳統武術交流大會研討會論文》發表〈勤習堂源流及武術初探〉。特別後面一文之發表,是乃父廖恆光在世時決定公開,郭教授給了鼓勵。可見原來之保守。此文對整個後續研究與時空背景對照上,提供了相當的證據與支持,也於此首度全部公開七欠(崁)武術勤習堂太祖拳等所有套路名稱。在此期中,其實西螺街仔的勤習堂廖大猛師父(以歿)與黃應華等老師父站在尊師重道,慎終追遠的立場,完全無私的回饋廖君達,更是功不可沒。
於2006年 ,郭應哲教授首度向客委會提出客家武術的研究計畫《中部地區客家武藝文化田野調查研究計畫》,此一計畫由廖君達、陳文雅共同完成。此乃首度有系統的在年代、傳承情況、武術內容上初步予以調查記錄。雖然,因其研究範圍的為整個中部地區,故若在七欠(崁)武術文化尚有不足。但是,此一研究報告乃台灣第一個對客家武術的學術性研究,引起客委會相當重視。於2007年,受邀於聯合大學發表,被主持人之客委會委員推為「空前」。特別此研究報告,大膽的把西螺七欠武術界定為「詔安客」武術。之後,學術性的研究及有更多的投入。並相當受到客委會支持。誠如該客委會委員所說:以客家人顛沛之生命史,強韌之生命力,怎麼可能沒有客家武術?
2006年,雲林縣政府為期透過學校傳承向下紮根,讓每位學生不僅都能學習到武術,強健體魄,也能了解七欠(崁)武術新的時代意義,於此背景下,編整了七欠(崁)整合套路,這相當大層面是驚見於老師傅日漸凋零而面臨傳承危機,為求繼續延續七欠(崁)武術文化。於是以整合套路為統一並方便之教材,以培養種子教師,在學校學子間推廣,向下扎根,再創新生。但是,各流派武藝有所差異,要將各自的基本拳路整合,實存相當之是困難,雖然透過老師傅的努力,還是編排出來了。
七欠(崁)武術推廣上,有一大問題,就是想學的人找不到地方練,想教的人找不學生教。此舉,除了基礎綜合套路的編纂完成之外,也順便引進當地的武館與學校做配合。在傳承上面,是開啟了另外一個局面,至少讓有興趣的人找到學習的地方。
崙背港尾社區武野館也在社區營造上,對傳承的開口獅與武藝上開始在國小傳承。
特別2009年,崙背港尾順天宮主委廖良元等,編著了《七欠足拓》,從村中耆老們口耳相傳的事件,帶出許多地方歷史的真相,尤其對多年來許多鄉野逸談有違史實的部分給予辯證。此外,更整理出港尾武野館譜系與拳術內容,對港尾地區的的武術傳說也做一系列整理。具有在地視野的優勢,在整體西螺武術的研究上亦往前推進了一步。
2009年,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客家研究中心由陳三郎帶領的初期研究暨推廣客家文化計畫《七欠武術流派分佈普查與流變研究》 ,在於七欠(崁)武術傳承的釐清上,以身傳口述為主,復透過七欠武術流派普查表,探訪七欠(崁)地區。此研究案透過各流派分佈的普查,相當掌握其在民間的傳衍情況,因尋求了武術師傅、武館、國術館的協助,也能蒐集彼等派下分支的資料並加以比對研究,研究結果,除了普查基本資料外,更對七欠(崁)在地武術的根源與流變有了初步瞭解。初期調查階段乃以「武館」為起點,深入而詳細的調查,做大規模的田野調查與訪談整理,並調查其傳承、發展與流變之情形,以追溯其歷史脈絡,並逐一記錄。
雲林縣政府文化局,在2010年 (97年度)推動的『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保存及活化計劃』也有一定成果。出版了『西螺七崁:西螺、二崙、崙背地區武術發展與衍變』專書與西螺七崁紀錄片。在專書上,對西螺七崁武術文化的時空背景,催生武術的環境,與戰後武術的發展,及未來的發展上面,均提供了一些田調記錄及看法。對於武館的套路名稱,也從田調與文獻回顧整理出相當的數目。從清朝、日據時期迄今,分析西螺七崁地區族群、武術暨武館演變過程,以及戰後台灣政治、經濟環境劇烈變化中,七欠(崁)武藝的傳承及發展概述。此書等於把之前的研究成果,加上自己的某些田調所得,基於台灣史在加以相關課題的說明與詮釋,似乎總其成矣,但是,可惜未加任何註釋,為求通俗易懂,卻失去了學術性,殊為可惜。
在紀錄片上,則以雲林縣『西螺七崁』武術百年傳奇為開端,記錄武術老師父及中生代們對武學的詮釋,以及如何以積極的態度投入教授現代孩子習武的歷程。可能限於篇幅,專書未能就拳術內容多做介紹,紀錄片也只表現出了七崁武術文化已經快瀕臨消失意像,使此一耗費兩百餘萬的計畫,成果與資金間有些落差。之所以如此,時礙於台灣之「政府採購法」,讓真正學有專精,並真正懂得武術的學者與研究者,無法有太多參與。
對於七欠(崁)武術文化的研究,必定要配合上兩個時間軸,歷史背景跟武術演變。對於這漫長的300年時間裡,因為台灣環境背景的改變,也對武術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目前相關調查研究論述均具一定的質與量,故「七欠(崁)武術」綜論性的著作,或者各館專門性的討論專著,已經有理了一個脈絡可循。
此外,未來我們可能進行的研究方向,可以朝向廣度與深度,田野調查要更加廣泛的去普查,對於武術文化的本質與內容應該更再仔細的紀錄。並藉由新的數位科技讓更多資料(包跨文史資料田調訪談,甚至是教學內容)採用數位化的方式呈現。至於而當地的武術推廣上可以走向內容精緻化,走向推廣普遍性(以拳種為主,不以館號為名)。
我們更期待七欠(崁)武術文化的研究,在公部門的協助下資源的分配,能夠公開化並且整合化。因為如果淪為特定研究單位,甚至少數公關傳播公司的搶錢計畫,將傷害專業,耗損有限的資源,因而亟需公開化。而研究要真正樹立權威,開創新局,必須整合各學科、各單位,故而也必須整合化。把西螺七欠(崁)武術文化當做台灣武術史的一個代表區塊,更進一步建立為七欠(崁)武術文化學。以七欠(崁)武術為載體,對外推動觀光文化休閒產業,大陸有嵩山少林,台灣有西螺七欠,未始不可能。